清华大学薛澜:中国AI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科技 2024-04-02 21:49 阅读:27

近期举行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2024)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以《人工智能发展的治理挑战》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薛澜在演讲中表示,中国AI最新发展态势基本平稳,现在国内有超过130个大模型。尽管单从量上讲进步很大,但实际上中国大模型还存在不少问题。他提到有不少大模型是用“套壳”和拼装的方式构建的,而且算力也被“卡脖子”了。

薛澜指出,随着2022年11月份ChatGPT问世之后,AI领域技术创新加速,尤其是以OpenAI为代表的美国技术前沿公司更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今年OpenAI推出了非常独特、跨模态的视频生成工具Sora,时长可以达到60秒,惊艳全球,将对短视频等很多媒体娱乐行业产生巨大冲击。同时,自动驾驶、广告、教育、医疗、安防等不同领域也受到很大影响并有可能成为Sora潜在的应用市场。

薛澜认为,从综合社会收益讲,生成式AI的渗透性非常强,对社会影响是全面的。对制造业来说,AI有利于推动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潜力巨大。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例如,三一重工制造工厂应用AI技术后提高185%,生产周期30天缩短到7天。同时,AI在推动智力密集型的服务产业规模化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薛澜强调,AI在电商、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有很多应用,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但也会有很多风险,我们需要探讨怎么有效规避。技术本身产生的风险是典型案例。他指出,AI的潜在风险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个体层面的算法歧视、知识产权争议等问题,以及社会层面的劳动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

薛澜在演讲结尾强调,中国AI领域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克服重重困难,迎接多方面的挑战,有效防控各种风险,让AI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世界和平发展服务。在AI领域的发展中,中国需要加强安全和技术研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鼓励企业的自我规制,学习其他行业的自我规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