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科技丨如何跨越大模型应用“最后一公里”?

科技 2024-04-11 18:06 阅读:33

去年以来,中国AI大模型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年。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入通用大模型的竞争,探索技术应用的前沿。在成都举行的百度智能云全球生态大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大模型已经大大降低了企业数字技术落地应用的成本,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基于AI大模型和公有云订阅的SaaS软件。然而,国内外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方向,AI大模型有着广阔的前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备受关注。有人认为,在AI原生时代,行业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

在大模型出现后,应用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未来,行业垂直壁垒高的SaaS将会有很大市场。国产头部通用大模型在开发原生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大平台也在将AI与云服务结合,建立AI原生应用商店,链接开发者与用户。

在大模型应用上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有定制化需求,资源大部分花在定制开发上,商业变现路径不够成熟。因此,国内外存在技术差距。在落地过程中,大模型已经出现多种形态,如业务集成在公有云中,私有化场景中的定制化,以及混合云模式。

软件开发行业需要规模效应,实现规模经济需要AI大厂的支持。AI大模型的国内引领企业需要追赶国外先进技术,服务好用户。平台也需要明白“知止”“让利”,只做平台,不要为了争利而伤害生态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