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黑芝麻智能
8月8日,“智能驾驶芯片独角兽”黑芝麻智能成功在港交所挂牌。黑芝麻智能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8港元,开盘价每股18.8港元,截至发稿,总市值达118亿港元。
这也意味着,成立7年、累计融资6.95亿美元的黑芝麻智能正式成为“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同时,这也是继晶泰科技之后第二家利用港交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上市的公司。
武汉也又诞生了一家市值超过20亿美元的上市企业。
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武汉的黑芝麻智能,是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自动驾驶SoC以及支持L2级至L3级汽车自动化的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等。
SoC即系统级芯片,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内存、I/O接口及其他关键电子元器件的集成电路。自动驾驶SoC专为自动驾驶功能而设计,负责将来自感知层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然后代替人类驾驶员作出驾驶决策。
如今,按出货量计,黑芝麻智能位列中国高算力自动驾驶SoC供应商第三。截至2024年6月4日,黑芝麻智能已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合创、亿咖通科技、百度、博世、采埃孚、马瑞利等超过49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合作。
两位创始人是从黄冈中学到清华大学的校友,这对在芯片行业和汽车行业“双剑合璧”的好兄弟,终于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个IPO。
从黄冈到清华的好兄弟,20年后联手创业
黑芝麻智能两位创始人从高中时期就结下了缘分。
单记章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从小就是一个“学霸”。他中考时顺利考入黄冈中学,并结识了此后的创业伙伴刘卫红。
1986年,单记章考入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而刘卫红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1997年硕士毕业后,单记章赴美加入全球知名图像芯片公司OmniVision,一干就是20多年。
“当时出国读书的人很多,但直接出国工作的很少。”单记章曾回忆。从只有几个人的初创团队,到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再到2015年被中国财团以19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二十年间单记章见证了Omnivision的全部成长与发展,也从中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刘卫红则继续深造,拿到了清华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位,而后加入了通用汽车,后又加入博世,曾出任博世底盘制动事业部亚太区总裁。
而一次偶然的老友聚会,让两人再次走到了一起。
2016年前后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传统主机厂在积极寻求智能化转型,新造车企业、自动驾驶、传感器和算法公司陆续出现,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格局初显。
还在硅谷工作的单记章,经常来上海出差,洞察到了这一趋势。
两人一致认为汽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于是,分别在芯片和汽车制造业的两位行业“老兵”一拍即合,联手创立了黑芝麻智能。
刘卫红与单记章,图源:创业邦
“我们在各自公司已上升到最高管理层,职业瓶颈无法突破,但我们俩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刘卫红笑道。
他认为,在芯片行业,老兵创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和年轻人相比,他们的经验更丰富,对产业链的理解更深刻,两人在芯片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多年的人脉资源也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单记章说到,我们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正好看到汽车与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得非常合拍,所以踏出了这一步。
利用在视觉感知领域的技术专长和AI技术,为自动驾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成为了两人的创业目标。
两人快速搭建起了一个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英伟达、微软、高通、安霸、Marvell、arm等芯片巨擘。
那么,一个初创公司如何做好难度极高、极为复杂的自动驾驶芯片?
单记章结合自身的经验,决定先从核心IP做起,“这也是硅谷的文化所在,要在技术上领先就要从核心技术入手,要建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技术体系,筑起自己的护城河。”
2019年8月,黑芝麻智能科技发布了“华山一号”自动驾驶芯片A500,并和一汽达成了合作。“一次流片成功,只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就让芯片运行起来了,工具链以及所有的软件也全部运行正常。”单记章说。
此后,公司的发展快马加鞭。
2020年,黑芝麻智能发布了“华山二号”A1000芯片;2021年,旗下华山A1000通过了所有的车规认证,而且启动全新的产品线研发,发布了“华山二号”A1000Pro;2022年,“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正式量产,并在国内首个提出“舱驾一体”概念。
2023年4月,黑芝麻智能推出了武当系列跨域SoC,主打跨域计算,这是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覆盖座舱、智驾、网关等不同领域,具有多种融合功能,瞄准L2+级别智能驾驶及融合计算应用市场。至此,黑芝麻智能的产品线覆盖自动驾驶和跨域计算两大领域。
睿兽分析显示,IPO前,黑芝麻智能共融资9轮,获得了包括北极光创投、海松资本、上汽集团、蔚来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腾讯、吉利控股、武岳峰科创等众多投资机构的投资,堪称阵容豪华,累计融资6.95亿美元。
在2021年4月,黑芝麻智能以10亿美元估值进行B+融资,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2021年12月,黑芝麻智能完成2.18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到22.18亿美元。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单记章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发行前总计持股23.18%,并有权行使公司约56%的投票权。单记章为黑芝麻智能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此外,北极光创投对黑芝麻智能持股10.47%,海松资本持股5.44%。
智驾芯片市占率第三,降价促销或致毛利率降低
从行业空间来看,黑芝麻智能所处的行业增长空间不可谓不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579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053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28.8%。根据同一资料来源,2026年基于SoC智能道路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52亿元,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98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的旗舰A1000系列SoC的总出货量已超过15.2万片。数据显示,若按高算力(50+TOPs)自动驾驶SoC的出货量计,黑芝麻智能已是国内第三名,市场份额为7.2%。
而英伟达为该领域绝对霸主,占据超七成的市场份额;第二、第四和第五名则分别为地平线、华为海思和高通。
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分别实现收入0.61亿元、1.65亿元、3.12亿元,实现了5倍的增长。
按照业务构成划分,黑芝麻智能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两大部分。
报告期,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占黑芝麻智能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6.6%、86.0%和88.5%,逐年增长。而同期,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由43.3%下滑至11.5%。
由于智能驾驶行业的特殊性,研发投入可谓颇为“烧钱”。
报告期,黑芝麻智能的研发开支分别是5.95亿元、7.64亿元和13.63亿元,占当年营收的比重分别高达984%、461.8%及436.2%。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拥有95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数的86.7%。
同期,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6.14亿元、7.00亿元、12.54亿元,累计亏损仍达到25.68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14.1%、423.3%、401.5%。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解释,其需要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以取得技术进步,使该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同时,其业务营运、研发、扩张计划还将产生大量研发开支及资本开支,可能导致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亏损扩大伴随着毛利率持续下滑。
报告期,黑芝麻智能的毛利率分别为36.1%、29.4%、24.7%,其间累计下降11.4个百分点。作为对比,同期竞争对手地平线的毛利率分别为70.9%、69.3%、70.5%,基本保持稳定,且远高于黑芝麻智能。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称,基于SoC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下降,主要因量产后产品价格变动,以及以优惠价格向吉利汽车提供SoC,因此计提了存货拨备;此外,其还为扩大客户群体降低了售价。而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下降则主要是由于嵌入其专有算法的硬件产品的收入占比提升,而这类产品涉及更多硬件组件,毛利率通常较低。
此外,招股书显示,报告期,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占黑芝麻智能总营收的40.7%、43.5%和15.2%,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占其总营收的77.7%、75.4%和47.7%。
对于此次IPO募集资金用途,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明确,约80%将用于未来五年的研发,约10%用于提高商业化能力,另外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尤其是采购SoC量产的存货。
黑芝麻智能武当系列C1200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
图源:黑芝麻智能公众号
据招股书,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巨大业务进展:2023年4月,公司发布了武当系列跨域SoC,是业界首款整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等运算领域的SoC。同年,搭载华山A1000 SoC的吉利领克08量产上市;公司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淮汽车等30余家汽车OEM及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已获得11家OEM和一级供应商的意向订单,为16款车型批量生产SoC产品。
此外,据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对外透露,华山系列全新A2000将于今年正式问世,该芯片主要瞄准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使用,算力能够达到250+TOPS,且已获得多家汽车OEM的正面反馈。
展望行业发展,黑芝麻智能认为,随着技术成本不断降低及消费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自动驾驶车得到广泛应用。预计自动驾驶乘用车全球销量到2028年将达6880万辆,渗透率为87.9%。在中国,车企和消费者均对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兴趣日益浓厚,销量预计到2028年将达2720万辆,渗透率为93.5%。
或许随着商业化能力的提升,黑芝麻智能面临的问题都能得到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黑芝麻智能在研发端不断发力的同时,也需要特别关注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在单记章创业早期的规划里,公司从初创期就必须有稳定的现金流,到第四年、第五年必须赚钱,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死规矩”。
如今未达到当初的设想,也正是由于这条赛道的特殊性。“做车的芯片很难,但未来可以预期的回报却很大,只要提早入场,坚持做下去,后来的新玩家就很难超车”,他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