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士兵一大爱好成美军情报来源,日军战后如梦初醒 原创、首发/橘皮文书 “历史上,不可能有哪个军队能像日本军队那样,连最下级

历史 2019-12-27 11:46 阅读:74

原创、首发/橘皮文书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的战是完胜的。无论是前期中途岛海战、中期击毙还是后期解放菲律宾等战役中,美国机构都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些战中除了美军在后方基地部门以外,美军前线部门在上对线索及细节的收集及分析也做得非常精细,值得有关方面学习和借鉴。今天橘皮想说的是美军战中的一项:向死人要,也就是在死去的士兵的日记中寻找有价值的

“历史上,不可能有哪个军队能像军队那样,连最下级的士兵都每天坚持认真地写日记”

根据《美国海军航空兵史》中的记载,美方部门在太平洋士兵的遗物中发现大量日记,并由此得出结论:历史上,不可能有哪个军队能像军队那样,连最下级的士兵都每天坚持认真地写日记。于是对日记进行收集、甄别、搜索成为前线部门的重点工作,并因此获得突破性进展。一直到战败以后才知道为什么美军每次战役以后都能准确地判断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和兵力部署。之前,指挥部门一直认为,美军在正面上很少能抓到战俘,美军很难从活人口中得到,但是军方恰恰忘了那些躺在上战死的遗物中的日记开代了。

国内博物馆发现的官兵各类日记

每人都像小学生一样根据老师的布置,一丝不苟、包罗万象地写日记

太平洋战争中的官兵特别喜欢记日记,就像一个被老师布置了写日记的小学生。而且他们日记记录的范围特别广、大到忠于天皇、忠于武士道等精神层面的感慨,小到家里的亲人孩子朋友最近的情况。而且日记还记载得都特别详细,详细到今天部队的调动人数、明天进攻的坐标。有时这些日记内容简直到了繁琐的地步,比如今天的伙食怎样,跑了几趟厕所,同乡之间今天对于战争的看法等等。前几年有一部描述太平洋战争的美国奥斯卡获奖《硫磺岛家书》就有描述到类似的细节。而这部本身所围绕的硫磺岛战役主将栗林忠道的故事就是围绕他遗留下来的家书(等同于他的日记)所展开。这也充分说明太平洋战争期间日记和家书是军队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特区硫磺岛战役纪念雕塑

部队动向

作战方略

长官情况

个人心情

部队士气

国内情况

部队给养等等

从以上分类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这么多关于从部队部署、战斗计划到后勤保障和官兵士气的内容被对手全盘掌握的话,哪还有胜算?

国内博物馆发现的日记中记录的作战路线

橘皮分析和总结

那么为何官兵为何如此热衷甚至痴迷写日记呢?橘皮根据战争心理及当时文化及教育现状得出以下三方面的判断:

首先,官兵文化学历相对而言都较高。现在有一种争议是说中日甲午战争后从清政府那获得的数亿白银赔款都用于教育的说法没有历史依据。但不管此事真实与否,有是无可辩驳的,那就是太平洋战争期间军队的士兵学历至少是小学毕业,没有文盲。这在亚洲是独一无二的。军队官兵用日记记录日常的军旅生活有了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部队中盛行写日记。

其次,从心理学上来讲,记日记一直被认为降低或者稳定焦虑、有助提高心理和生理免疫力,使得情绪变得更加的积极乐观和开朗的好方法。太平洋战争从中途岛战役后,开始走向衰弱,前线的战局已经越来越对不利。开始隔离与国内的联系,企图对国内隐瞒战败的趋势,这也就是为何中途岛战役以后参战官兵都被隔离,连伤员也不被允许运回国内。这就造成前线部队逐步成为海外孤魂,他们对战局的迷茫和焦虑逐步加深、他们对趋势的研判越来越悲观郁闷。而记日记成为无处对他人述说的官兵发泄心中郁闷、缓冲绷紧心情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所以在茫茫太平洋做困兽般争斗的官兵把记日记作为最好的享受也不足为奇。

2014年寻回所罗门群岛战役尸骨和遗物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橘皮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