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子去世2月后才被发现:比孤独更恐怖的是“孤独死”

快报 2019-12-23 20:54 阅读:40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作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现代人对这句话格外感同身受,明明生活在车水马龙的世界,眼前是摩肩接踵的人群,随处是纸醉金迷的繁华。

但打门,一切都烟消云散,只剩下空虚的冷。于是,我们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我们喝的不是可乐,是孤独。

但是你知道吗?年轻的人们,我们所谓的孤独实在太小儿科了。因为我们有着无数的明天,有着无限的可能。

前几天,笔者看了一部的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这部豆瓣评分8.4的影片,看完后让人倒吸凉气,残酷到不忍看第二遍。

每年3万人

在纪录片的开头,就是一组残酷的数据:“据估计,每年有3万人孤零零地死在家中,这种日益普遍的现象,被称为:孤独死亡。”

什么叫孤独死亡呢?专家给它下了个定义,必须包含以下4个方面。

1.有人在房子里死了。

2.死亡过程无人目击。

3.自杀不是孤独死亡。

4.没人预料或预测到死者的死亡。

独自一人生活,没有社交,也不和家人来往,持续十几年时间。毫无期盼,每一步行走都是孤独。

当他们突然去世后,根本无人知晓,等到缴纳房租或身体发臭后,才被人发现。此时距离他们去世,已经过去几周甚至几月时间,完全没有了死者的尊严。

眼下老龄化严重的,每年有3万人如此离世。预计15年后,每年的孤独死亡者将超过10万人。

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形势,产生了一种新兴的产业:特殊清洁公司,员工被称为“孤独死清洁员”这也正是,本片片名的由来。

在住宅员或死者亲属的委托下,清洁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呼吸器具,负责收拾房间、整理遗物、清扫消毒。

由于孤独死亡者往往很久才被发觉,他们的房间气味刺鼻,污浊不堪,有一种阴森的恐怖。所以在这个行业,100个应聘者中99人会辞职,能坚持干下来的往往身负使命。

纪录片中的清洁员增田,就是因为一位老奶奶入行。那位老奶奶对他很好,但有一天在家中突然去世,竟然没有一个亲人前来。

被刺激的增田,从此决心做一名清洁员,让死者走得体面一些。

撞死的苍蝇

“感谢您致电老年公寓清洁服务,屋主已经过世两个月了吗?是的,没问题,我明天可以过去。”

增田的生意很不错,但是他完全高兴不起来,为社会上老年人的疏离感到痛苦。当第二天他们前往茨城县后,死者已经朽成一具骷髅,他开始从邻居家了解情况。

女邻居怎么也弄不明白,她明明关上了所有窗户,屋里却飞来许多苍蝇,还有难闻的臭味。增田在排查一番后发现,苍蝇和臭味都是从外面的空调通风管道进来的。

从女邻居处了解到:死者大概62岁,身体虚弱,没有工作,缴不起钱,他家的水电和煤气都停了,已经很多年。

水电煤气断供五年,这还能够生活吗?当进入死者的房间后,果然如想象中一样糟糕。

遍地是颗粒状的灰尘和虫子,满眼外卖和垃圾,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最骇人的是,窗户上散布的白色点状物。那些是苍蝇撞死时从体内渗出来的。知道真相后,突然间感到寒冷和恐怖。

由于这名老人长期独处,在社区毫无存在感,连员都极少见过他。他的生存和死亡,都如露珠滴下般悄无声息。

但实际上,他有着对生的渴望。他曾经写过一张纸条:“员,请救救我吧。”但这张纸条,根本就没有离间。

当清洁队收拾好房间后,从此这世上再也没有老人的任何痕迹。屋子显得很空旷,但蓦地感觉很凄凉。

死者的闻讯前来,他们已经十几年未见。

说道:“弟弟一直不工作,也没打算重新就业。即便我介绍工作给他,他也不接受。他以为我很生气,所以就一直避免与我见面。”

后来为他办了葬礼,记者询问有多少人参加了葬礼?

黯然地答道:只有我。

股票经纪人

有人肯定会想,是不是孤独死与贫穷有关呢?其实也不见得,纪录片中还有一个案例。

当增田一行人来到死者家中后,发现了没有冲净的马桶,散落在地板上的指甲,被撞到凹陷的柜脚,他们由此得出了第一个推断。

“他应该是突然觉得不舒服,摔倒在地,脑袋撞到了柜脚,死去。”

死者已经去世两个星期,地板上有一片黑渍,大概是尸体腐烂后的体液渗透到了地下。

当他们喷漆药剂来消除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时,没想到竟然眼睛酸痛。因为药剂与体液混合后,形成了新的化学物质。

通过标满记号的日历,清洁队知道了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

通过写得满满的记录本,清洁队知道了他是一个股票经纪人。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账户里竟然有12万美元,家中储蓄着大袋的硬币,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不是小数目。

清洁队还发现了他家人的照片,照片中应该是他的妻子和儿女。看得出来他很重视家人,把照片保存得很好。

他和社会脱离了太久,久到他去世时,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在接到后愿意过来料理后事。看来所有曾经关心他的人,都已经放弃了他。

作风严谨、股票经纪人、储蓄颇丰、不喜和他人交往、曾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后来他突然摔倒,在去世两周后才被发现,尸体被虫子啃噬得只剩下牙齿。

这样的晚年,想想都感到悲伤。

无人主动

为什么社会,会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孤独死亡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老龄化严重,社会结构从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但更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不愿麻烦别人的性格。人不喜欢被打扰,也害怕打扰到别人。即使在同一个社区,邻居之间也互不相识。

对于家人,他们同样如此。在采访中,一些老人说道: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他们守着对儿女的爱恋,却宁愿孤独。

就像那位股票经纪人,许多人请求他前来拜访,期待着与他重逢欢聚。他的家人,难道就没有类似的邀请吗?但是他始终没有赴约。

又如那位62岁的贫穷者,他的随时欢迎他的到来。但是他害怕再给添麻烦,哪怕水电煤气全部断供,他依然独自一人生活。

二是与家人缺乏交流。纪录片中,有一位叫美优的女清洁员。她从事这项工作,是由于父亲的突然去世,她想帮助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人。

她的父亲长期酗酒,不怎么工作,每天向妻子要钱。有次他直接抢妻子的钱包,忍无可忍的美优和父亲打了起来。经过这件事后,母女二人对他彻底失望,她们搬到了外婆家。

几周后,母亲回到家中看望他,没想到他倒在了地上,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美优开始后悔,以前不该对父亲那么冷漠。

后来她与母亲聊起了父亲的事,她说道:作为一个家庭,我们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来相互交流。我们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讨论。

母亲说道:“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

美优反:“所以家人间的交流才会这么少吗?比如说,如果我们当初问他工作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情况也许会好一些。”

母亲听后,重重点了下头。

不愿意麻烦别人,与家人的交流太少,其实并不算是大问题。如果有一方能够主动的话,就可以破解孤独。

可惜,没有人主动。

我就过去

和相比,我们的邻里关系融洽许多。小区门口,麻将摊前,广场舞中,处处笑语欢声。

但在不给儿女添麻烦这点上,中国的父母不遑多让。父辈辛苦半生,只为儿女幸福。他们什么都为儿女着想,临到老时还担心成为儿女的累赘。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天气转凉了,在外打拼的中年人接到了父母的电话,嘱咐他多穿衣服。他不耐烦地说知道了,挂断了电话。

等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他看到妻子为儿子穿得厚厚的,叮嘱他别着凉。突然之间他变得神情凝重,请了三天假回到老家陪伴父母。

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变成了麻烦呢?父母又怎么可能是麻烦呢?

他们已经老了,请不要让他们再陷入无边的孤独。

至于家庭交流,你和父母有认真沟通过吗?你上次回家是在什么时候?你又有多久没向父母打电话了呢?

如果你有条件,请常回家看看;如果你缺少时间,请至少打个电话。

现在,请把手机切到通讯页面。孤独是冰冻的河流,而你的声音是融融的春风。

我就走过去;岛不过来,我就游过去。记住,只有主动才能破解孤独。

延伸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