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是你想学就能学的吗 恐怕低估了这个生意的难度

科技 2019-12-29 19:37 阅读:63

2010-2018年,奈飞不但从来不分红,而且累计融资额高达91.7亿美金(平均每年融资10.8亿美金)其中债务融资高达85.2亿美金,最近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奈飞近四年来经营性流都是负值、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所以其实是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生存下来的。

许多投资者和媒体认为,奈飞的成长依靠的是内容和基于AI的推送机制,我们认为这都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还是烧钱,内容是烧钱烧出来的,没钱怎么制作和购买内容?技术优势固然重要,但是边际效应并不显著。就算技术优势终究能实现“量变到质变”问题在于你怎么熬到那一天呢?

而奈飞的烧钱,离不开美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债权市场)的输血,以及投资者对海外扩张前景的认同。在中国,任何平台都很难复制上述优势。

经营策略:重度内容投入,远超竞争对手

奈飞在内容方面的投入力度远超其竞争对手。我们对近几年主要流媒体网站在内容投入比较后发现:奈飞在内容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其竞争对手。从实际投入来看,2017年奈飞在内容方面投入了89.1亿美元,而HBO仅投入了22.6亿美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4倍。考虑到HBO有部分内容不能通过旗下流媒体HBO NOW观看,二者的实际投入差距会更大。

北美主流平台的内容预算(单位:亿美元)

实际内容投入:Netflix vs. HBO(单位:亿美元)

奈飞在流媒体内容方面如此大的投入是否有效?

首先我们从流媒体内容投入增速、收入增速、流媒体收入增速这几个总体指标来看,趋势在2017年以及2018年发生重大好转。如下图所示,2017年开始,奈飞的收入增速、流媒体收入增速都开始超过流媒体内容的投入增速,并在2018Q1和Q2延续这种趋势。换句话说,奈飞越过了投入的拐点,进入了规模经济阶段。

Netflix流媒体收入增速 vs 流媒体内容投入增速

接着我们从单个用户的指标来看,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我们定义了奈飞流媒体的单用户衡量指标:单个付费用户平均内容成本 = 流媒体内容投入支出/流媒体付费用户;单个付费用户平均收入(ARPPU) = 流媒体业务收入/流媒体付费用户。当单个付费用户平均收入的增速超过平均内容成本增速时,奈飞的经营杠杆就逐步体现出来了。

2017年之前,奈飞流媒体业务的ARPPU值增速都是小于单个付费用户平均成本的增速,但到2017年形成反超,前者比后者多了5个百分点,并且二者差距在2018Q1和2018Q2进一步拉大。

这种现象说明:当奈飞的流媒体内容投入达到一定阶段和程度之后,其内容库已足够丰富,可以满足大部分原有用户和新用户的观看需求,后续只需进行一定的内容投入,对内容库进行,就可以以较小的成本留住老用户和吸纳新用户,而收入端仍可以通过提价方式保持更高的增长。2017年成为了流媒体业务内容投入规模效应的临界点,2018年的经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判断。

这就是奈飞的核心投资逻辑:在砸了足够多的钱之后,越过了阈值(拐点)进入了边际效益递增的阶段!

奈飞单个付费用户的平均内容成本

奈飞流媒体付费用户的ARPPU

在持续多年的烧钱过程中,奈飞打造了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内容库。

据Whats on Netflix统计, 截止2018年一季度末,奈飞的内容共有602部,其中119部、电视连续剧110部,占奈飞内容库中电视剧和总数的13.5%。2018年,奈飞的内容投入预算为80亿美元,主要用作内容的生产,包括80部、30部动漫等。到了2018年底,奈飞的内容数量突破了700部。

按照奈飞层的说法,未来奈飞的内容占比计划达到50%。

奈飞平台内容数量及占比(截止2018年一季度)

如果我们将奈飞的内容库与竞争对手亚马逊(1964.52, -13.38, -0.68%)Hulu比较,就可以发现:亚马逊内容库中拥有的电视节目和最多,接近3万部,远超奈飞和Hulu(分别为4456和3310部)但奈飞的内容却远多于亚马逊和Hulu。也就是说,奈飞对内容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亚马逊。

Amazon及Hulu内容数量及占比(截止2018年一季度)

奈飞的内容库打造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奈飞2012年开始打造内容,7年多的时间里,佳作频出。2013年,奈飞的第一部政治剧《纸牌屋》第一季播出,取得了极大成功,获得了33项黄金时段艾美奖提名和8项金球奖提名;同年播出的喜剧题材剧《女子》也获得了12项黄金时段艾美奖提名和6项金球奖提名;2016年播出的科幻题材剧《怪奇物语》获得了19项黄金时段艾美奖提名。2018年,奈飞出品的《罗马》在节、奥斯卡获得多项提名和奖项。值得一提的是,《纸牌屋》第一季播出时,奈飞对制作环节的参与还非常有限;现在,奈飞对、电视剧的出品制作环节掌控能力已经大大加强。

2018年奈飞剧艾美奖提名数首次超越HBO。2016-2018年,奈飞的内容获得的艾美奖提名数不断提高,2018年以112项艾美奖提名荣登榜首,超过了耕耘多年、以内容闻名的HBO。而2018年亚马逊和Hulu分别获得22项和27项艾美奖提名,与奈飞仍存在不小差距(艾美奖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地位如同届的奥斯卡奖)

2016-18年各大平台获得的艾美奖提名

奈飞的剧集大多由第三方制作公司承制。尽管奈飞拥有自己的电视剧工作室,也会自己制作一些电视剧,如《怪奇物语》《先见之明》等。但大部分内容还是交给第三方制作公司承制,如《纸牌屋》就由MRC等制作,《女子》则由狮门影业承制。

2017年奈飞的内容资产中,第三方授权内容资产(包括内容和非内容)占比达80.2%,奈飞自己制作的内容资产占比不到20%。事实上,不仅奈飞高度依赖第三方制作,好莱坞六大巨头也高度依赖签约工作室、参股公司等第三方制作,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制作”占比很低。

奈飞的内容资产:第三方授权内容占多数

奈飞剧集采购价格不断上涨。从2013年4000万美元一季的《铁杉树丛》到2016年1.3亿美元一季的《王冠》奈飞头部内容的采购价格不断上涨,推动奈飞内容成本不断增加。时至今日,超级美剧的单集制作成本已经逼近好莱坞大片,美剧成为了烧钱的无底洞,不再是台能够承担的了。

媒体披露的奈飞部分内容采购价格

奈飞打造优质内容的秘诀在哪里?

高效稳定的机制 + 独家签约众多头部制片人 + 大数据分析,形成三位一体的优势。

2独家签约众多头部制片人制作内容,给予创足够创作自由。奈飞与众多制片人一般是旗下公司或工作室签了长达数年或多部/电视剧的独家合约,专为奈飞打造和电视剧,其中包括《这个不太冷》制片人吕克贝松,美国高产制片人Ryan Murphy等。与传统有线电视网或制片厂不同,奈飞给予创足够的创作自由。独家签约的代价是需要高成本的,高额签约金对制片人来说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奈飞独家签约的部分顶尖制片人和导演

3大数据分析为公司选片指导。奈飞的创始人兼CEO Reed Hastings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硕士,使得奈飞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科技属性。近几年奈飞的研发费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每年投入大几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试图给用户推荐更好的内容、更好的观看体验。

奈飞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

我们必须指出:国内媒体、投资人,在分析“奈飞内容成功秘诀”的时候,往往片面地突出“大数据分析”的作用,甚至予以神化,将其视为Alpha Go那样战无不胜的工具。事实上,奈飞成功的秘诀首先是决策机制,其次是制作团队资源,第三才是大数据。至少在目前阶段,大数据、AI只是内容投资的辅助,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工具。国内部分公司、媒体片面鼓吹“大数据颠覆内容行业”是极不真实、极不明智的。

奈飞的巨额内容投入能否持续?

我们对奈飞转型流媒体以后的流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奈飞经营性流和自由流缺口逐年扩大,2017年分别为-17.9亿美元和-20.2亿美元。2017年奈飞的收入为116.9亿美元,净利润仅有5.6亿美元。2018年,奈飞实现了12.11亿美元的净利润,但是经营流和自由流缺口分别高达26.8亿元、28.5亿元。2019年上半年,奈飞的流缺口没有任何收窄的趋势。

奈飞的经营流(单位:亿美元)

奈飞流缺口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在流媒体内容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奈飞经营性流由正转负,而这一年奈飞流媒体内容投入达46亿美元,同比增加了44.9%。之后奈飞在流媒体内容上的投入进一步加大,2017年达到了89亿美元,当年流媒体内容摊销额为62亿美元,也就是说,仅流媒体内容对奈飞流的净影响就有-27亿美元。

奈飞每个季度的流媒体内容投入(亿美元)

大牛股是资金抽水机?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性流和自由流缺口,奈飞进行大规模的债权融资,以维持公司总流的平衡(如下图所示)导致奈飞的资产负债率达到80%这一惊人水平。自2010年以来公司不但从来不分红,反而是累计融资额高达91.7亿美金(平均每年融资10.8亿美金)其中债务融资高达85.2亿美金。说白了,奈飞维持经营活动的本质方式就是借新债还旧债。

奈飞的债权和股权融资金额(截止2018年上半年)

奈飞的资产负债率(截止2018年上半年)

本文来自: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ID:TMTphantom):裴培。本文的主要内容来自怪盗团于2018年发表的深度报告《奈飞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并根据形势变化做了必要的修改。欢迎读者就本文的观点和资料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内容

1.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二:“那个钱包是皮制的,已经很旧了,当着众人面前我替他打开来,从那里面取出的内容是:--两个铜板和两张当票。”2.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3.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