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种种异常表现!履历奇葩的宋英宗看似贤明,却在孝道上让人诟病

历史 2019-12-30 17:15 阅读:70

做人最起码的原则是孝敬父母,无论高官还是百姓,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最低标准。就算一个人能力再高,但他不孝顺父母,也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尊敬。宋英宗赵曙的履历很奇葩,尤其在继位前后,在种种异常表现面前,大多被后人诟病。

仁宗皇帝是北宋最伟大的君主,他在位42年,仁爱恭俭,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创造了最富足、最繁荣的盛世。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是古代少有的安定时代。到了仁宗后期,最让他头疼的则是继承人的问题,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先后夭折,帝国没有继承人。

所以在仓促之间立了一位太子,这位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对比仁宗皇帝,英宗赵曙在品行和功绩上都相差甚远,况且还有一些让人不解的异常表现。史料记载“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

赵曙原名叫赵宗实,是濮王的十三子,仁宗皇帝勤俭一生没有继承人,而宗室子弟却如此之多,这也是对当时吏治的莫大讽刺。在赵曙年幼的时候,就被寄养在宫中,这本不是赵曙所希望的,因为他的身份很尴尬,看似是皇位的继承者,只不过一旦仁宗有了儿子,赵曙马上就会一文不值。

童年的遭遇对赵曙后续的异常表现有很大影响,仁宗身体逐渐衰弱,继承人问题上就提到了日程上,在司马光、韩琦等大臣的劝谏下,仁宗最后同意立找一位新的继承人。“帝天性笃孝,好读书,不为燕嬉亵慢,服御俭素如儒者。”赵曙年少时还是很优秀的,喜欢读书,服侍朴素,谦恭仁孝。

在大臣和仁宗商议下,赵曙被立为太子。“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传遗诏,命帝嗣皇帝位。”赵曙虽然一再推辞,最终还是继承了帝位。先帝去世,葬礼则是举国哀悼的大事,作为新任皇帝赵曙必然要参加,然而赵曙以得病为理由拒绝参加。

这就太说不过去了,仁宗算是你的养父,对你关爱有加,且曹太后对你更是有养育之恩。有恩就应该报,生病本就是敷衍,对于普通人孝道都是品评的最低标准,而皇帝则更应该崇尚仁孝之道。最终在大臣的劝说下,赵曙勉强去参加葬礼,面对尸骨未寒皇帝却面无表情,满朝文武对此都怨声载道,曹太后对此更是不满。

曹太后不同于那种强势太后,仁宗在时,曹太后就一直身居幕后,很少参与政事,是一位温婉、明理的太后。“左右多不悦者,乃共为谗间,两宫遂成隙。”在周围宫女的挑唆下,曹太后和赵曙起了隔阂。

之后韩琦为了调和双方的矛盾,再次劝谏赵曙,赵曙却只说一句“太后待我无恩。”自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赵曙心情再郁闷,也不应忘记曹太后对他的养育之恩。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在韩琦、欧阳修、司马光等大臣的调解下,母子关系多有缓解,只不过隔阂产生就再难弥补。赵曙的不合理举动其年幼的遭遇,他一直作为替补队员住在皇宫,所以精神紧张焦虑很有可能,自幼远离亲生父母,被寄养在宫中,这也许就是赵曙的不幸。

赵曙在位时间很短,前期因病曹皇后垂帘听政,之后亲政时间也只有2、3年,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濮议之争。这其中更大的问题则是那些宰执大臣们,选择赵曙作为继承人本就有问题,但这帮宰执大臣只盯着他们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英宗赵曙不懂仁孝之道,曹太后只好委曲求全。就算赵曙做出再大的功绩,他也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赵曙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五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