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商业 2019-12-31 00:07 阅读:60

时报时评

张炜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性风险的底线。

守住不发生性风险的底线,是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防范化解经济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部门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补齐制度的短板,出台了资管新规配套实施细则、信用评级业暂行办法、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金融控股公司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与此同时,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接下来的重点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高风险金融机构、中小银行局部流动性、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发生根本性转变,存量风险大量压降,风险发散状态得到控制。

但需要看到,防范金融风险仍然任务艰巨。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金融风险易发高发,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增多。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风险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重点领域风险仍然较高;重点机构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风险仍然比较突出;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须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有效处置各类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理整顿各类假创新、伪创新,坚决遏制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守住不发生性风险的底线,应加快推进金融回归本源。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的立业之本,服务实体经济是对金融的本质要求。要加强金融协调,补齐制度短板,避免空白。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引导其回归本源,推动转型发展,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金融体系与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适配性,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对资本市场而言,要吸取以往大幅异常波动的教训,强化对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的防范化解,努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