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第三只眼睛”是什么?这个习惯为他治国治军帮了大忙

历史 2019-12-24 04:34 阅读:61

之所以高瞻远瞩,战略眼光广阔,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关心时事,嗜报成癖有关。有时读报竟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地步,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习惯他坚持了一生,也在他的治国治军生涯中帮了大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将报纸誉为的“第三只眼睛”

1911年,他从韶山冲来到长沙的湘乡县驻省中学读书。在学校他第一次看到报纸上有新闻、有政论及其他各种文章,觉得世界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此后,他就特别酷爱读报,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北议和后,退出军营,继续求学。在没有入校的一段飘泊生涯中,他每天到长沙图书馆读报,经常是早去晚归。中午,他为了多看书,节省时间,常常买几个包子充饥,坚持以恒。

1928一1929年间,红军坚守井冈山,闭塞。通过敌人报纸虚假、夸大的假报道,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出敌人的动向和意图,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出红军的战略和策略。

红军到了赣南和闽西,派宋裕和带一个连到瑞金县城抢报纸,天天可看到《国民日报》《中央日报》和南京、上海、广东、福州、厦门、漳州、南昌、赣州的报纸,在瑞金县城可看到何键的机关报、长沙民国日报等。

在福建汀州,通过傅连璋的合法身份,订了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广东的《工商日报》《超然报》等。他特别高兴,并根据报纸分析,印证了关于敌人的实力、动向和企图的,和朱德、商量好后,决定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攻打尾追之敌刘士毅部,取得了著名大柏地之战的胜利。

酷爱读报,更讲求用报。1935年9月21日,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翻阅了所有找来的报纸,据当时《晋阳日报》报道,陕北有红军五万余人;《大公报》也报道,关于农村问题,陕北甚于陕南。陕北红军完全占领了延安、延长、保安、安塞、靖边等五县。

这时,的通讯员也送来一张《山西日报》报道刘志丹在陕北如火如荼闹的,赶忙把报纸送到的住处。

看了报纸大喜。认为,陕北地域辽阔,群众生活艰苦,性强,又有刘志丹、徐海东建立保存下来一块完整的根据地,他在驻地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将中央正式迁到陕北。

通过读报发现人才,是用报的另一领导方法。

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此文虽只千余字,文笔深沉老辣,竟然出自20岁的年轻人之手,读后,极为赞赏。特意把田家英请去谈话,不久聘为毛岸英的老师,后来调为秘书。起草“八大”开幕词,听到中央许多人称赞开幕词写得很好时,他对大家表扬说二“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的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

通过看报,深谋远虑以后,实现重大战略转移,使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伟大胜利。

1947年3月31日,和朱德受命带领中央工委去寻找新的中央落脚点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为什么要刘、朱去白毛女故乡,白毛女故乡在哪里?这也是从读报萌发的主意。

原来早在山西的《朝阳日报》和《新华日报》分别看到《白毛女》的发源地—平山县,这里在大时期就有了各级党组织,影响很大,曾被称作是“北方的兴国”抗日战争中,一篇长篇通讯《一个不平凡的县》详细报道了平山县抗日游击队和“平山团”的英雄事迹,驰名全国,自然也受到的青睐,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推荐,朱德多次派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调查,认为这里是大山与平原的交界处,能进能退,进可通向全国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山,群众基础不错。于是,和最终选定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召开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运筹帷握过三大战役的作战部署。

不仅自己多看报多读书,而且勉励全党领导多看报多读书,终身受益。

庐山三次会议期间,在下榻的住宅或办公的地方,一般多看的是《、《北京日报》《参考》《、《文汇报》《湖南日报》等,还从北京带来很多书,从庐山图书馆借不少书。

1971年,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念念不忘看报读书:“庐山会议上讲了要读马、列的书。希望你们今后多读点书。高级连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都不懂,怎么行呢?读马、列的书,不好懂,怎么办?可以请先生帮。你们都是书记,你们还要当学生。我现在天天当学生,每天看两本参考资料,所以懂得点国际知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报纸

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