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盘点②|一个财险从业者的2019年独白:直面车险增长承压、非车赔付率攀升、小而美难成等6大困境,保险业需要“忘却”

商业 2020-01-03 11:35 阅读:63

编者按

这是一个财险业者对于2019年财险业发展最真切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忧虑”

财险业的发展机遇都是大环境所赋予的,而现在这个大环境正面临变化,多方重压之下,行业承保端压力逼近极限,个别主体为了业务不择手段。

重拳治乱象之下,有效地遏制住了手续费的快速上涨,但进一步的商车费改仍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小而美”的论调已经让中小主体的耳朵听出了茧子,但这条路注定也不好走。

互联网保险喧闹一时,然而也到了必须面对现实的阶段。

面对科技平台巨兽的鲸吞虎噬,财险业出圈、构筑竞争力护城河成为必然选择。

当然,事情永远都有两面性,身处其中,从业者感受更深的往往都是现实困境,站在更宏大的角度也许会有另一番天地,但直面问题,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本文分为7小节:

寒冬:大环境的进与退

风暴:停业潮的来与回

异变:非车险的机和危

分化:薛定谔的小而美

真实:互联网的白与灰

出圈:护城河的外和内

结语:为了忘却的纪念

寒冬:大环境的进与退

毕竟,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发现谁在裸泳。

巴菲特

回想2016年10月,全球低利率时代大幕拉开,我国寿险业在利差损风险面前瑟瑟发抖。

当时某位领导在深圳一次峰会上毫不客气的指出: “我国的人身保险公司尚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这将是一个寒冬,而不是一阵寒风”。此言一出,想必让在座的公司老总虎躯一震。

领导这句话自然有根据,在美国1991年的低利率时期,寿险破产公司达到了56家,破产率达到2.7%。在90年代后期也不好过,日产生命、东邦、第一火灾等九家保险公司相继破产,2000年10月甚至相继有两大寿险公司倒闭,被称为“黑色十月”

中国保险业要是也来这么一出,机构怕是要愁白头。

事实证明,领导说得还是比较含蓄,没经历过周期的,又何止是人身险公司。

看财险业近十几年综合成本率,也就2006到2009年出现了一次短波,随即被一纸70号文送入了和气生财的阶段。 和美国财险业从1979年开始长达25年的承保亏损相比,我国财险公司可谓吃着火锅唱着歌,挣着小钱唠着嗑。

当然,财险业若干年来平稳发展的主因并不是一纸70号文,而是大环境。二十年来,财险保费和两大指标密切相关,解释度高达97%,一个是汽车销量,另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指标背后,是宏观经济的快车。

水涨船高,功在水而不在船。千万别把大环境赋予的机遇,当作自己的能力。

2018年9月,汽车销量开始下降并冷却至今,2019年上半年汽车保有量为2.5亿,只比2018年底增加了0.1亿。2019年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自然增长基础开始失速,大盘缩窄导致竞争加剧,再加上费改压低车均保费,三方压力让作为主要险种和流的车险承压极重。习惯了跑马圈地的车险公司,虽然还不至于破产,但是承保端已经逼近红线,为了维持规模几乎不择手段。

为了不重蹈他国覆辙,风暴刮起。

风暴:停业潮的来与回

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廉的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这句话已经解释了市场化改革的真谛。然而从海外经验来看,改革的副作用之一是惨痛的市场搏杀和主体退出,这是机构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2017年2月,阈值开始,当年8月,报行合一执行。到了2019年,终于演变成了份额管控和停业潮。全年有29个保监局对138家保险机构采取停业措施,对87家保险机构的车险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截至目前,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

一是通过阈值倒逼保险公司对中介形成价格联盟,逼出中间水分。

二是通过报行合一疏散如鲠在喉的手续费堰塞湖,消除财务隐患。

三是通过停业定向打击来遏制大主体的激进行为,反制市场化带来的强者愈强。

2019年2月,银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要增加中小险企的数量和业务比重。由此看来,停业潮更会让大主体噤若寒蝉。

只不过在此趋势下,车险的彻底市场化恐怕大概率要延期,毕竟 从广西、山西、青海的经验来看,费率一旦完全放开,车险总盘缩减五到十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那可是四百亿以上的规模损失,无论是保险主体还是机构,都难以承受。

2019年12月,银约谈十大财险公司,明确表示2020车险将继续规范市场、惩处升级。停业与竞业之间,不知还会有多少个来回。

还好减税政策一度拯救了车险的萧条,然而车险老总们展望未来,恐怕心中都慨叹颇多。 被政策死死压在100%以下的综合成本率,一旦迎来费改放开,必然是眼镜蛇抬头般的凶狠。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财险业综合成本率

出乎意料的是,在车险哀鸿遍野的情况下,财险市场整体增速竟然达到了11%左右,和前几年比不落下风。

总量平稳之下,潜藏着结构的异变。

异变:非车险的机和危

在人类众多的活动中,唯一一条永恒的规律就是变化。

德鲁克

2019年末,车险占比降到62%,而非车险高歌猛进,2018和2019年的占比分别提升了5个百分点。非车险的异军突起,正是造成2019年财险保费实际值高于拟合值的主因。

无怪有人惊呼,难道非车险高光时刻到来?

这不是高光,而是异变。

异变之一是险种结构,财险业已经要靠非传统险种来支撑增量了,新增量都不是财险业擅长的险种,不仅盈利不太乐观,而且地雷深埋。

前11月,人身险公司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2.8%,而财险公司总资产却下降了1.66%,健康、保证、农险的赔付增长是重要原因。

商业性意外健康险那是人身险的边角料,从《健康保险办法》等态度来看,鼓励长期健康险是大趋势,财险公司有天生短板。

农险和大病保险是政策性业务,要和财政打交道,应收率居高不下,会让中小主体的财务报表更加脆弱。至于保证险,平安普惠环顾四周冷冷一笑:我不是针对谁,在座各位都是菜鸟。

异变之二是保费,以前财险业依靠商业性保费,而现在增长要靠财政投入和利息担保。这两个都不是普通财险主业,而且已经被大主体潜心经营多年,在车险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必然会严防死守。对于中小主体,想用旧商业模式去对接新收入,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容易埋下祸根。

2019年以来,长安、天安、安心、中华联合相继踩雷,说菜鸟都是给大家留了面子,用保险模式强行套在信贷保险头上,就像用小无相功强行驱动七十二绝技,难免走火入魔。

如果说第一个异变暴露出长期依赖车险的弊病,那么第二个异变就暴露出饥不择食的危险。危险暂时还未演变成危机,但量变到质变,往往是一瞬之间。

分化:薛定谔的小而美

定位需要切实的行动,而不仅仅是高谈阔论。

科特勒《市场营销》第16版

传统险种凋零,新兴险种脆弱。财险业何去何从?

各有所思的大主体,祭出了不同的法宝。

人保打响中心城市攻坚战,力保份额红线,同时内建与外援并举,牢牢抓住政策性业务。

平安科技平台捷报频传,降维打击之势渐成,个人业务难逃生态圈五指山,“智慧城市”从底层架构上高筑壁垒,保证险方面更挟集团版图和国际团队一骑绝尘。

政策性业务被人保切走,担保性业务被平安拢聚,两大新收入尽落巨头之手,这就是财险马太效应后的残酷真相。

这些年来,“小而美”的论调已经让中小主体的耳朵听出了茧子,但这条路注定也不好走。随着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外资险企切入高附加值和垂直细分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

上海财险市场上大概11%的外资机构,险份额达25%,货运险份额接近30%,高端健康险份额超过1/3。

财险业的异变,最终还是加剧了双超格局。真正抓住细分市场的寥寥无几,“小而美”像是薛定谔的猫,仿佛就在那里,又仿佛是幻影。

更令人紧张的是,在如此压力之下,平安财险毅然舍弃高速增长,将综合成本率压缩到只有96%左右。

对于一家“狼性”公司,收起拳头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猎豹在捕捉猎物之前,都是放缓脚步、压住声息,时机一到,一招封喉。

现在平安的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已经换成了陆敏,这位猛人在过去三年用铁血手腕把“汽车之家”基因重组,实现了流量二次爆发,净利润三年增长1.5倍,股价涨幅超300%。

可想而知,一旦费改完全放开,整个行业将面临平安怎样的强攻猛打。

丛林法则,没有温柔,传统主体如是,新兴主体亦如是。

真实:互联网的白与灰

真相很少纯粹,也绝不简单。

王尔德

2013年,国华人寿通过平台推出 3 款产品,只用了3天就实现了1亿元以上的保费。酒足饭饱的国华不无得意的透露,这只是一次尝试性质的营销。

行业就此达成共识:搭不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就等于是落地成盒。

2013年11月,众安保险含着金汤匙闪亮登场,启动仪式上三位马姓大佬侃侃而谈,不知让多少人艳羡不已。

这家互联网公司也没有辜负众人,一款百万医疗险横空出世,颠覆了健康险格局。四年之后,众安在香港联交所敲响钟声,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塑造了资本新传说和新富豪。

谁能想到,一地鸡毛来得这么快?

2019年,互联网保险公司集体亏损,踩雷的踩雷,违规的违规,易安财险因理赔时效问题被银公开点名,安心财险更传说一度靠裁员来断臂求生。

12月,众安原总精算师滕辉转投水滴,从后儿子家跳到了亲儿子家。

光环在身的众安,依然面临着股东业务之依赖、健康长尾风险之潜伏、渠道费用之负担、低客均保费之短板。健康险竞争白热化令盈利难以有效改善,进军车险又面临传统险企的封锁和费改压力。以众安为样板,2019年的互联网保险确实有点难。

一边是纯互联网业务之薄弱,一边是欲揽传统险种而不得,是新动能还是伪命题,成为整个互联网保险的悬疑,更是资本眩光下的真实。

2019年的娱乐圈,一位叫杨天真的金牌经纪人脱颖而出,把旗下明星一个个送上热搜。她曾经说过:真话不需要被修饰,勇敢面对真相,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有趣的是,喜欢真相的杨老板,反而热衷于打造一个个不真实的人设,而一旦人设,苦果愈发沉重。

互联网保险的人设,其实在海外已经被多次打破过。

2011年,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美国“最佳汽车保险网站”的Ins Web网站被收购,在此之前已经长期亏损。

2016年,谷歌宣布关闭Google Compare比价平台。

2019年12月,美国Allstate(好事达)宣布,计划逐步淘汰陷入困境的互联网保险品牌Esurance。

环顾国内,寒凉的又何止是互联网保险,ofo、爱屋及乌、陶吉吉、尚品网、…就连王思聪加持的熊猫直播也未能幸免。

噱头过后,终究要面临真实。互联网保险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降低流量获取成本、建立可持续收入流、提升承保质量、打开传统业务门槛…

在陈劲辞职后,众安董事长欧亚平在内部信中指出:“踩坑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bug也就没有迭代,现在或许是外人眼中的至暗时刻,但却是我们内心的高光时刻”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出圈:护城河的外和内

“平台正在吞食整个世界”

杰奥夫雷•帕克等《平台,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2016年8月,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全部变成了互联网平台型公司: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

2018年6月,亚马逊提出要进军家庭保险市场,尽管这只是个设想,然而风声鹤唳之下,欧洲多家保险公司股价纷纷下挫。

四个月后,美国零售业百年老店、有“百货鼻祖”之称的西尔斯百货宣布破产。平台之凶狠,可见一斑。

如果以2013年众安成立为起跑线,互联网保险的厮杀已经超过了六年,波峰波谷之后,上又是一个双超格局:收获者要么是保险巨头的嫡系平台,要么是互联网巨头的流量霸主。

2019年相互宝用户过亿,三分之一来自县域,近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水滴公司独立付费用户数超过2.5亿,微保为超过2500万用户保险服务,人均保费超过1000元。

这种可怕的率,让曾经骄傲的代理人队伍羡慕嫉妒恨、寂寞空虚冷。

面对平台巨兽的鲸吞虎噬,何以解忧,惟有出圈。

对外而言,是跳出保险圈,走向科技与服务的跨界生态。对内,是跳出舒适圈,沉下心来变革商业模式。

在平台虎视眈眈之下,为了构筑护城河,保险业要么是集团板块携手前行,要么是中小主体抱团取暖, 财险单打独斗的日子已经过去,合纵成为共识,跨界成为,生态成为口号。

与前文提到的苹果、谷歌等五大巨头相对应,我国也有类似的平台企业,它们被合称为PATH:平安、阿里、华为。

这四家主体,分别从资产配置、购物、社交、通信四大基本需求出发,以科技为根基,以平台为桥梁,以流量为子弹,不断扩展业务纵深,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就以平安普惠为例,集团从零开始亲自操刀,吸纳海外人才,组建专业团队,打造专属,忍受两年亏损和默默无闻,终于扬名天下。

追求速成的财险主体们,又有几个能够做到?

平台时代,可怕的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被打败了还搞不清对手是谁。保险的护城河,不能仅仅是一张牌照。

不过考虑到最坏的结果,靠一张牌照来贴牌度日,也不失为一种生存方式。毕竟有人说过,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也算一种勇气。

结语:为了忘却的纪念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凯恩斯

虽然经常爆出哀嚎叫苦之声,但平心而论,财险之前走的路还是太顺。坐享汽车产业和宏观经济红利,手握交强农险大病政策机遇,腰缠稳步上升的规模数据,面对掩盖了大部分问题的增长基本盘,似乎忘记了周期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执行人寿保险公司与华尔街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达成合作,大肆认购高收益垃圾债券,获利极为惊人,十年间的资产增长16倍。奈何在米尔肯锒铛入狱、垃圾债券崩溃后,这家寿险公司只用了三个月就黯然破产。

米尔肯的故事后来被好莱坞改编成道格拉斯主演的《华尔街》留下一句经典台词:“贪婪不好听,却是好东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

三体

财险业,需要为了忘却的纪念。忘记跑马圈地、轻松挣钱的舒适,忘记治理混乱、股东内斗的戏码,忘记搞小动作、打擦边球的小聪明。

所有的忘记,都是为了纪念对周期的敬畏。

奈何桥上叹奈何,忘川河前难忘川,蓦然回首挣不去,一片灯火尽阑珊。

2017年,巴菲特参加了比尔盖茨的座谈会,在会上,他把自己的日历本给主持人看,主持人惊讶的说,“上面什么也没有”巴菲特用惆怅的语气说道:“基本上,我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但是我买不到时间。”

周期倾轧,异变已生,没有榜,仍在取经路,留给财险业的时间,怕是不多。

最后用一句伟人的话来结尾吧: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