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破发 贵州银行为何被投资者抛弃?

商业 2020-01-05 13:14 阅读:59

背靠大树,并未给贵州银行带来良好的股市表现。

2019年12月30日,贵州银行(06199.HK)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48港元/股。上市当天,即跌破发行价,收于2.3港元/股。至1月3日收盘,股价仍在发行价之下。

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除了当前资本市场对银行板块不看好用脚投票的大背景之外,贵州银行业务结构上的问题,也是它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一大原因。经得起推敲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才是资本市场的长久立足之本。

其实从业绩上看贵州银行表现还不错,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年增幅达到22.44%,处于同行业的上游水准,但是其业务高度依赖贵州当地政府与股东,业内甚至有调侃:“贵州银行是贵州茅台的出纳。”这为贵州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对抗资产质量恶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贵州银行方面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股东纠葛

资料显示,贵州银行于2012年10月挂牌成立,由遵义、安顺、六盘水三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而来,前四大股东分别为贵州省财政厅、贵州茅台、贵安新区投资和遵义市国有资产投资,分别持股15.49%、14.13%、8.48%、5.8%。

含着“金钥匙”出生,贵州银行与其大股东之间的密切合作,一直颇具争议。

此前,贵州银行曾与贵州茅台陷入“财务争议”公开数据显示,后者于2007-2011年分别向贵州银行前身之一遵义市商业银行存款47.20亿元、80.91亿元、97.40亿元、128.84亿元、182.52亿元,到2012年三行合并前夕,存款数据达到209.79亿元。

然而,与之对应的利息收入却仅为0.53亿元、1.02亿元、1.34亿元、1.34亿元和1.66亿元,收益率不足2%,均低于这五年央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令外界质疑两者或涉嫌存在利益输送。

同时,贵州银行投资的贵安新区投资旗下的基金迟迟未被偿还,招股书中称,“该基金将通过贵安新区投资安排资金偿付。”

但是,贵安新区投资偿付这笔资金存在较大压力。早在2018年12月,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出具的跟踪评级公告即显示,贵安新区投资在2019-2021年存在很大的集中兑付压力,且公司应对债券将于2019年集中达到行权回售期,若投资者选择回售,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债务集中偿付压力。

同时,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末-2018年6月,贵安新区投资营收、净利润、经营性净流等指标均严重下滑。截至2018年6月,其净利润、经营性净流分别为-0.81亿元、-26.34亿元。

“这或将直接影响贵州银行相应资产的质量。”前述分析师说。

扩张隐患

成立7年,贵州银行的总资产已逼近4000亿大关。但是,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有不少隐忧。

首先,资本充足率偏低,“补血”需求迫切。

2016年底至2019年上半年,其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1%、11.62%、12.83%、12.51%,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分别为10.26%、10.93%、10.62%、10.31%。虽合乎要求,但低于同期我国银行业平均水平。

贵州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提到,银可能会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或更改计算资本或资本充足率的方法。这很有可能导致贵州银行日后达不到要求而被限制业务发展。

其次,信贷结构失衡或为资产质量埋下隐患。

具体而言,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不到四年时间,贵州银行涉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贷款金额从169亿元增长至688亿元,增长了三倍之多。贷款高度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中绝大部分涉及主要从事基建项目的政府相关企业。

同时,贵州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集团客户贷款几乎占其信贷资产的半壁。招股书中也将此列为重要的风险因素—若该等贷款的质量恶化或变成不良贷款,本行的资产质量可能严重恶化,财物状况及经营业绩亦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前述分析师认为,“高度依赖政府项目、贷款集中度较高,很有可能在经济下行周期内,致使其资产质量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银行还曾“踩雷”此前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而被接管的包商银行。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其于包商银行的同业存款为1.51亿元,鉴于后者的存款预期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其已将2019年前三个月存放于包商银行的款项确认减值损失1.74亿元。

同时,其亦有一笔于2020年1月到期、存放于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款5亿元,业内有猜测为近期被重组的锦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