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马上亲子同室有必要吗?过程辛苦可也有4个好处

育儿 2020-01-08 17:21 阅读:64

对许多产妇而言,产后亲子同室犹如噩梦;但对于有心哺喂母乳的产妇来说,却因为有了这段经历,而让哺喂母乳轻松达阵。虽然产后亲子同室看似让妈妈感到辛苦,却如同啜饮好茶一般,“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只要几天的时间,终将苦尽甘来!

过去是天性 现在是扰民?

过去的年代,产婆帮产妇接生后,孩子就在身边待着,自然而然开启了亲子同室的模式。当在医院生产成为主流,刚生下的宝宝全数被送入婴儿房,接受专业照顾,被视为常规。直到为了推动母乳哺喂,通过办理“母婴亲善医疗机构”认证,创造一个母乳哺育为常规的医疗照顾环境,在帮助母亲产后哺喂母乳的10大措施中,其中一项措施就是亲子同室。希望通过亲子同室,让妈妈随时依婴儿的需求哺喂母乳。只是这项亲善之举却被不少产妇视为“扰民”

不少认为,将刚出生的宝宝交给医护人员,可以得到最好、最安全的照顾。可是妈妈们大概不了解,孩子要的是什么,他们怕没得吃,怕妈妈不要自己,他们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巴不得24小时都能赖在妈妈身边,但妈妈却希望孩子喝奶能定时定量且一觉到天亮。

回归人类是哺乳类动物的天性,在孩子年纪小无法独立时才需完全仰赖父母,等到孩子大了,就逐渐脱离大人的怀抱了。其实,医院护士不可能采取一对一的护理,但父母俩共同照顾一个小孩,更能实时回应孩子所释放的讯息。对父母而言,婴儿室是好地方,是退货中心;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又亮又吵的烂地方。

妈妈不要对亲子同室有“不能休息、很累”的预设立场,先花点时间了解亲子同室的好处以及生产医院的配套措施,用更详尽的信息评估产后是否要选择亲子同室。

好处1、实时满足需求有助培养健全人格

为了方便护理人员观察宝宝的状况,避免发生如宝宝吐羊水、呼吸变喘、脸色发黑等状况,因此婴儿房的光线始终明亮,没有黑夜白天之分。宝宝置身在明亮又嘈杂的空间,跟在子宫内的幽暗环境截然不同,不免心生不安而需要安抚。虽然肚子饿了会哭,不过,哭声若没有别的宝宝大声时,很难引起护理人员的优先注意(首重有异常状况的宝宝,其次为哭得最大声者)或是护理人员忙起来,一时可能疏忽了哭声微弱的宝宝。

用“想喝奶,没奶喝;想睡觉,又被叫起来喝奶”来形容宝宝的处境。宝宝想喝奶时,会释放出主动寻乳的表现、吸吮动作、伸舌头与吸手指等讯息。如果在婴儿室,忙碌的护理人员常常忽略此讯号,孩子就要自救—“哭“而且要哭得比其他宝宝更大声。以“宝宝人生的第一个竞技场”形容婴儿房,原来宝宝早已在此尝到先哭先赢或是再怎么哭也没用的失败滋味!

就算想喝奶的宝宝在第一时间被护理人员注意,爸妈来婴儿房领回,爸妈用飞快的速度奔来,对已饥肠辘辘的宝宝而言,免不了的等待让他觉得愈来愈饿,愈饿哭得愈大声。终于回到病房要准备喝奶了,却只见宝宝在灯光美气氛佳的病房中,依偎怀抱里吃几口奶就睡着,但妈妈却坚持吵醒宝宝好吃奶。对一个好不容易才脱离那个又亮又吵的环境的宝宝来说,听到再熟悉不过的妈妈心跳声,吃几口奶,是最棒的的时候了,只要不会饿死,先睡再说。此时的父母若吵不醒小孩,就再送回婴儿房,错过了亲自哺喂的时机,妈妈只能将满腔的热奶挤出。进入下一个周期…

如果宝宝能与父母一起,相信双亲一定能注意到他想喝奶的信号,或是不用哭得很大声,妈妈就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宝宝的需求。 对1岁前的宝宝而言,一次又一次的口欲及安全感需求被实时满足,可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对他们产生信任,进而建立起人格养成中最重要的安全感。

好处2、顺应宝宝节奏培养哺喂默契

有的宝宝重视吃,有的宝宝重视睡,有的宝宝则是两者都要;有的宝宝可以等,有的宝宝根本不能等,只要让他多等一下子,干脆睡觉不吃奶了,或是喝几口就停止。不管什么样的个性,都要父母花时间观察并熟悉。

在顺应宝宝节奏的同时,培养哺喂默契,慢慢地彼此熟悉,妈妈对宝宝的反应就能较好掌握了解。 虽然产后几天的奶量还不多,但宝宝的胃小,需求量并不大,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喂食,通常一天可吃上8至12次。其实这阶段主要是通过宝宝有规律的吸吮,刺激泌乳机制,开启乳汁分泌的开关。

乳汁分泌的原理是:给愈多刺激(宝宝的吸吮)泌乳激素反应愈强。换言之,只要吸吮次数够频繁(至少8至10次)时间也足够(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以上)将能达到足够的刺激量,促使泌乳机制开始运作,乳汁分泌的量日益增加,逐步建立供需平衡的状态。

想要达到足够的刺激量,若能在“关键时刻”选择亲子同室,将可以事半功倍之力达成目标:反之,过了关键时刻,待后来再来耗尽洪荒之力追上目标,难免觉得疲惫不堪。

好处3及早了解宝宝掌握独特个性

每个宝宝都有独特的个性,需要父母花时间熟悉,且愈早开始愈好,因为对于妈妈与宝宝而言,彼此都是对方的最初,愈早开始了解对方,愈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不少妈妈愿意花时间读朋友圈,却忽略了为人母后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多用点时间“读”孩子的“脸书”

孩子哭,固然是为了让自己受到注意,或有需求而发出的“自救讯号”不过,未必每次都是要喝奶,有时想撒娇,有时是尿布,有时随意唉两声父母反应,有时则是身体不舒服。虽然都是哭,却是为了不同需求,有赖妈妈在与宝宝的相处中观察每一次哭泣的差异,分辨宝宝为何而哭,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

当前不少妈妈产后住院,未能力行亲子同室;出院后,到产后护理之家坐月子,又将孩子托给婴儿室照顾,期满回家,总不知他为何哭而感到心慌意乱,才惊觉怎么对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宝宝。孩子终究要回到自己身边接受照顾,但孩子的部分个性却已在过去的一个月定型,何不在一开始就花时间与之相处,了解宝宝的情绪表达方式并用心给予回应。

好处4学习育儿技巧开心享受乐趣

新手父母第一次抱着软软小小的新生儿,难免紧张。父母的不安情绪会通过说话的语调及抱他的动作传染给宝宝,让宝宝有所恐慌,若已经处于哭泣状态,往往愈哭愈大声,更难安抚,这时如适时换手,由护理人员抱宝宝,宝宝哭泣状况多能缓和,不是医护人员有神奇力量,而是孩子从抱他时的轻柔安抚中得到安全感,进而缓和了情绪。

建议新手爸妈面对哭泣的宝宝时,先深呼吸,安抚自身的情绪,再观察宝宝释放的信息,辨认需求后并满足。

关于抱孩子的技巧,通过口述,或许有人可体会一二,然而,在产后病房有护理师亲自教学:如何固定宝宝头颈与、如何让宝宝贴近胸口得到安抚,还有换尿布、哺喂等相关育儿技巧,都是真人实境的学习模式。“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 ,虽是新手上路,可是旁边有专人指导,相信很快就能上手。护理师每小时巡一次房,有问题可随时沟通。

从医院到产后护理之家,再回家,就像一直在转换,与一次又一 次另辟相比,何不将产后病房当做主,直接让孩子熟悉父母的味道与力道,放心接受父母的照顾,之后不论怎么转换,都能缩短宝宝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孩子少了哭闹情绪,父母不必烦心如何安抚,而是用好心情享受育儿乐趣。

医院配套措施 全力支援父母

为推动亲子同室照顾的方式,各家母婴亲善医院会提出配套措施,增加父母的选择意愿,例如:安排双人房不收差额、安排靠近护理站 的病房等。采取的措施包括:

感染控制

1,接触新生儿的所有人员均先洗手。

2,为了宝宝健康与安全,凡是执行亲子同室病房均限制访客(二人为限) ,若超过请轮流入内探视。

3,凡有传染疾病(例如:感冒、肠胃炎或发热、皮肤病等)的家属或访客谢绝入内,访客请带口罩。

4,母亲或婴儿如有突发不明原因之感染,即暫停亲子同室。

5,病房内及婴儿车均设有含酒精等洗手设备。

安全措施

1,全面执行感应卡刷进,以确保人员进出管控。

2,为了宝宝安全,亲子同室之婴儿接送,必须以母亲身份证或健保卡及手圈确认辨识。

3,实施亲子同室时,护理人员会教导母亲与代理人如何照护婴儿,如呛吐奶或发绀等的处理方式,并不定时巡视新生儿。

4,病房均设有灭火器、监视录像器、紧急安全门设备及紧急疏散路线图。

5,与宝宝同床时,请确实拉起床栏,并于床栏间隔放置填充物,以免宝宝跌落。

7,若婴儿及产妇有一方因故不能执行亲子同室照顾时,则停止执行亲子同室,将婴儿抱回婴儿室由婴儿室护理人员照顾。

安全睡眠环境

1,宝宝睡觉时请采用仰睡姿势。

2,亲子同室时,请同房不同床。

有心多留一下 帮助建立信心

亲子同室立意良善,持鼓励而不强迫的态度。 虽然亲子同室规定“每日母婴分离的时间以不超过1小时”为原则,然而,若父母碰到宝宝哭个不停却无法安抚, 自己也烦躁不已时,可换手由护理人员照顾,甚至考虑让宝宝转换场景,如暂时推回婴儿室。倒也不宜宝宝一哭就推回婴儿室,至少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安抚宝宝一段时间。

若父母的情绪不适合照顾宝宝时,护理人员会适时协助,请父母不要担心目标太高,宝宝除了洗澡或检查,其他时间完全不能离开父母,既然无法达成,不如事先放弃。事实上,只要愿意尝试亲子同室,愿意多一点时间把宝宝留在身边,都是好的开始!相信必然有助于新手父母建立信心,让日后的育儿、哺乳之路,走起来更为顺畅!

End

陪你和孩子

一起成长

领导说了点一下加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