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精锐部队为何一枪不放就投降了张作霖?

历史 2020-01-11 13:28 阅读:72

1917年年底,在袁家军离津小站22年后,小站又迎来了一支新军。这次是当年的训导官,今时的国务段祺瑞,来训练自己的嫡系部队。段祺瑞登台发表讲话,称北洋元老都是小站练兵出身,你们来了小站,就等于是中了进士。这支寄托了段祺瑞厚望的军队,名为参战军,后来成为直皖大战的主力。不过呢,将士们并没有如愿封妻荫子鱼跃龙门。

参战军,顾名思义是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建的。为促成中国参战,提供资金,帮助段祺瑞建成了军械装备,日式训练的军队。后来参战军也确实曾经调往过俄国准备参加一战,只是因为战争结束了而作罢。实际上段祺瑞只是藉参战的契机,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他亲自担任督办,掌握着军官任免权,不过令段祺瑞始料未及的是,因为是在直隶地盘上筹建的军队,不免有了过多的直隶色彩。无独有偶,他的另一支嫡系部队也从一开始便染上了过多的奉派色彩。

1918年,冯玉祥在湖北发表了“促进南北和局”的通电。段祺瑞对此束手无策,只好派徐树铮到奉天沈阳请张作霖出兵。然而让段祺瑞大跌眼镜的是,入关后的张作霖竟然抢了段向购买的军械。当然也有种说法,这是徐树铮给张作霖的诱饵,果然成功地诱使奉军入关。奉军后来以这批军械扩招了5个补充旅,由徐树铮亲自训导。徐树铮与张作霖闹翻后,把这支部队带出来,为段祺瑞所用,名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对自己的这一计谋很自得,称之为匹马渡关。著名的文人林琴南还为他画了衣服匹马渡关图。

不过,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西北边防军充斥着奉军人物,5名旅长当中有4名就隶属于奉系。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后,西北边防军和边防军统一改名为定参战。其中的宋子扬旅便收到了奉军副帅张景惠的劝降书,说你原先隶属于张大帅,你的军官也大多是二七师百六团的旧人。宋子扬审时度势,果然宣布停战。而其他的定也有不是识时务的,放下了武器。最后,定只有少数阵亡。余部因为军械精良,个长官都想分尝一杯羹,所以被直奉瓜分了,还有小部分被遣散。定的番号呢,也从此灰飞烟灭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曾用名启瑞,字芝泉,晚年号称“正道老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生,安徽合肥人,人称“段合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太平集(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太平村)。民国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曾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后来因宠信徐树铮,迷信武力统一,为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和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复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3年1月,蒋介石派专使迎段祺瑞南下,委以“国府委员”衔。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