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煊赫一时的元王朝烟消云散的?

历史 2020-01-11 15:06 阅读:85

元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一统局面,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是元朝的统治却前后不到一百年,这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比较少见的。究其原因,汉化不够深,各民族人民政治地位不平等等等,但有一点却不得不重视,就是元朝是我国古代统治阶层贪污腐化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一部元朝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百年贪腐史”

元太祖忽必烈

首先是元朝皇帝、皇室和宫廷的挥霍浪费十分惊人。元朝皇帝多崇信教藏传佛教每年花在教上的银子不计其数。有的元朝皇帝一年四季斋醮不断,用于佛事的费用岁费千万,于是有“国家财富半入西蕃”的说法。元代中期的文臣张养浩曾作过粗略的统计,若将当年元朝财政总开支的数字划作三等分,朝廷每年用于佛事的就占去二等分。

元朝宫廷的开销毫无节度,其数额令后世叹为观止。元文宗期间,有大臣上报说:皇后每日的生活费用是钞10万锭,币(币帛)5万匹,绵5000斤。

元朝皇帝为了显示最高权威,同时用巩固贵族、官僚集团之间的政治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所以经常对诸王、公主、后妃、勋臣给以巨额的赏赐。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一共计岁赐金2000锭,银252630两,钞110290锭,帛122800匹。每逢元朝皇帝入继大统,按照旧的传统礼仪,亲王、宗臣、庶官、卫士,赐与之数,金币谷帛以万万计。

皇亲、勋臣在地方上更加贪婪和凶残,他们随意侵占汉族人的土地,他们经常突然间把汉族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逐走,任凭农田荒芜,生出野草,以便畜牧。由于缺乏地方官和法律的保护,元朝百姓被这些蒙古贵族压榨得苦不堪言。

王保保

第二,元朝的赋税非常繁重,这是促成贪腐横行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元朝最初是采取包商制,和现在的承包制相似,蒙古大汗窝阔台时,曾打算把的赋税,以140万两银币包给中原刘廷玉,大臣耶律楚材极力反对,才算作罢。不久后,西域奥都喇合蛮出价220万两时,窝阔台终于同意包给了他。这些西域商人不知道鼓励生产,只知道盲目而凶恶地剥削,先喂饱蒙古皇帝,剩下的自己能榨取多少算多少,这些多余的赋税枷锁统统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同南宋相比,元朝的赋税几乎增加了一百倍,不堪重负的老百姓,经过蒙古人、色目人、汉族地主的长期掠夺,早已无法忍受,不时揭竿而起。

元顺帝

第三,吏治的败坏也是重要根源。元代的各级官员大量充斥着利欲熏心、违法乱纪、无法无天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他们往往既不愿意学习汉族语言、文化,又不懂治国理财,于是依靠汉族知识分子充当的官府胥吏作为他们的军师和爪牙。他们沆瀣一气,营私舞弊,对于平民百姓,则极尽敲窄、盘剥之能事。由于地方长官多不熟悉政务且任期有限,这些地方胥吏操纵官员于鼓掌,而且终身为吏,一辈子捞钱,从而出现“以吏治国”的怪诞现象。

元朝官员的贪污腐败在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元代朝廷中的“巨贪”层出不穷,像为元世祖理财的阿合马,贪婪骄横,强占良田,暗地里接受贿赂,最终被一个叫王著的下级军官杀死。后忽必烈抄没其家产,发现其富可敌国。阿剌瓦丁一人所盗官钞即达二万一千五百锭,盗取和买马三百四十四匹。元代中期,元成宗希望大力整顿官吏,结果一次下来竟然就有18473个贪官被撤职,数目骇人。

奸臣阿合马

最后,军队的腐败之风也在急剧发展,致使其战斗力大为减弱。军官对部下军户苛敛百出:节日、生辰、出征、洗尘、筵会、婚聘,一切人情,均让军户出钱送礼。甚至军官的封装、奔丧、承荫、承替、求仕等事,也向所管军户取敛钱物。军队的急剧腐化,对于元朝统治者可谓是最后的致命一击,等到元代末年蒙古统治者调用军队全国性的反元起义时,才发现百年以前横扫欧亚大陆无敌手的蒙古铁骑,这时候只剩下临阵倒戈、未战先溃。

元末大起义

元代统治者们贪图一时享乐,不思进取,固守腐朽、落后的旧传统、旧制度,最终也让煊赫一时的元王朝烟消云散。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王朝

王朝,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家。

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单称“皇”或“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即轩辕、炎帝神农等。夏朝天子称为“后”,商朝则称“帝”,周时天子称“王”。“商纣王”是周人对其的恶称,商朝人称其为“帝辛”。战国时期诸侯大多僭越称王,“王”已不再是周天子专属。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立“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嬴政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史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两千年多来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的称呼。“皇帝”也简称“皇”或“帝”。近代以来,“皇帝”也是对部分西方国家的君主和其它国君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