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人物等造型,并捏了面塑

健康 2020-01-12 15:50 阅读:66

一只只颜色各异的老鼠拿着爱心,捧着礼物盒,举着冰淇淋,甚至有一只老鼠爬在了猫咪的身上…鼠年来临之际,家住华楼的“面塑大王”谢崇植又忙开了,他提前准备好材料—糯米粉和面粉以1比2的比例混在一起,再添加防腐剂、甘油、蜂蜜和水粉颜料,便有了做面塑的基础材料—面团,接着,在谢崇植的巧手下,他以五分钟一个的速度,做成了8个小老鼠面塑作品,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谢崇植

这些造型各异的作品灵感从何而来?说着,谢崇植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手掌大小的小本子,上面画着几百幅简笔画,小老鼠的雏形也有不少,“我平时随身带着一本速写本,马路上、商场里,看到什么有意思的造型,就会画下来,久而久之,就积累下来了。”

灵感来自日常写生

除了传统的十二生肖、京剧人物等造型,谢崇植还创作过旅行的青蛙,他并没有玩过这款游戏,这个青蛙他是在商场里看到的,他知道很流行,便画到了本子上,并捏了面塑。

虽然谢崇植今年已80岁,但这个创作习惯保留至今,他指着桌上、柜子里厚厚几摞速写本说:“我平均一个月就要画掉一本,几十年来不知道画掉多少本了,现在已经是习惯了,每天都要画的。”久而久之,他也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从速写到默写,看过的东西很快就能捏出来。

上世纪80年代,谢崇植是原上海铁路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当时学校正在开展“第二课堂”即教师立足自身特长,给学生开一些兴趣班,谢崇植便对街头的捏面人产生了兴趣,他在旁边边看边偷师,回家后用面粉和颜料慢慢摸索,本就有美术基础的谢崇植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他在学校里也开起了面塑兴趣班,颇受欢迎。

除了在校开课,谢崇植业余在自己家楼下摆摊捏面塑,周末还去城隍庙、黄河路、复兴公园摆摊卖面塑,说他是上海最早的“街头艺人”也不为过。在街头的那几年,谢崇植捏面塑渐渐捏出了名气,到了1984年,上海大世界开业,谢崇植受邀前去作展示,他每周末去大世界捏面塑,一直捏到2003年大世界闭门歇业。

在华康居民区的活动室耆康家里,有一整面橱窗摆放着谢崇植的十二生肖面塑作品

一个作品代表一个生肖,一整个作品就是一甲子轮回。谢崇植回想道:“每年过年,都是我们这些手艺人最忙的时候,许多活动、场合会邀请我们去表演、展示,因为面塑,我也多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生肖面塑

谢崇植现在捏面塑,依然秉承传统工艺,老老实实地用面粉做原料。

但他看到,许多所谓的面塑艺人是用轻粘土代替面粉来捏的,这让他很不能接受,“面粉的可塑性强,复杂轻巧的戏曲脸谱也可以胜任,粘土就不行,做出来很粗糙的。都说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可连个原料都要偷懒,还怎么能传承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