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纠结之后我还是决定换导师,我会帮你的

育儿 2020-01-12 18:12 阅读:63

前情高中叛逆期学习不用心,导致最后入学了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因此,不服输的我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了考研的想法。四年来,我每天以拿奖学金的名义泡在图书馆看书,其实心里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奖学金都是次要的,拿到大四最终的保研名额才是终极目的。最后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前三年的努力,最终顺利保研到南方的一所Top985院校。以上这些是前情。

保研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选导师,而我当时选导师的第一标准只有一个字:牛!哪个老师牛就选哪个老师,首选优青、杰青、千人计划导师;哪个项目牛就做哪个项目,什么国家级项目,最次也是省级项目。因为我是保研的,比考研的同学具有一定的优先选择权。

一切顺理成章,也如尝所愿,我选的导师是一位30多岁就被评为青年科学家的女导师,在我们院的名气还挺大,曾在怀孕期间还挺着肚子熬夜写论文。我心里暗自欢喜,期盼着能在研究生三年跟着这位年轻有为的导师一鸣惊人。然而事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没曾想到郁闷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其实,我早就该想到的。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的老师,其光鲜背后也一定承受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苦。

导师不但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学生也十分严苛,也许她觉得所有的学生经历过同样的过程之后都会蜕变成她吧。

在她手下的学生,无论遇不遇上假期,每周必须上交两次工作汇报,说清楚你这个周干了什么,读文献有什么感悟,对自己的实验有什么启发等等,此外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全组组会,依然要汇报。研一那一年,我只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了9天,暑假根本没有假期可言。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群,晚饭从来不敢跟舍友出去吃,因为万一有事不能及时赶到实验室,就会立马被记为缺勤…

在同学看来,我跟着一个学术大牛科研一定会很出彩,但是很遗憾,我一篇文章都没出,还每天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迷茫之中:实验找不到方向,论文找不到角度,第一次感觉时间过得那么慢。也是在这一年,我陷入了极度抑郁之中,整天无所事事,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做的意义是什么,更敏感到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陷入不断自我否定的境地。

没错,活泼开朗的我,在研究生一年之后,抑郁了。尝试过药物治疗,也找心理医生开导过,都无济于事,退学,成了我那段时间每天都在渴望的解脱。

直到遇到后来的导师。要想真正做到退学还是很难的,哪怕退而求其次选择换个导师也依然很纠结。不过,好在纠结之后我还是决定换导师,紧接着我从各方了解到,有位导师的课题组是一个很活泼的课题组。

和初次找导师一个路数,我先给老师发了封,谈不上控诉,但是也是委婉说出了自己的悲惨现状,以及自己特别想拜其门下的愿望。说实话,如果被拒绝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毕竟这也是得罪人的事,这个导师接收我之后,可能会影响导师之间的关系的。

意外的是,这位导师没有拒绝我的意思,反而给我打电话询问了一下我的情况,其实我也能听出来,他也猜到了我换导师并不是像我说的那样有多么想研究他那个方向,毕竟之前导师的“名气”真的会让人觉得她的任何一个学生想换导师都不足为奇。

最后,这个老师出人意料地接收了我,而且还说了一句特别治愈系的话:没事的,放轻松,我会帮你的。就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在申请里的那一段假装“奉承”的套话变得黯然失色。

虽然换导师的过程并不算太顺,也遭到了之前导师的谩骂责备,但是好在我最终还是步入了新的课题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感受着不再压抑的科研氛围,享受着完全不同的师生关系,偶尔导师还会笑眯眯地问我:“最近心情怎么样?不紧张了吧?”

本来经过研一一年的打击,自己已对科研无感,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我反而慢慢地做出了不错的成果,不仅发表了论文,而且还有幸代表学校出去交流,最后也顺利完成了毕业答辩。曾经我差点放弃的那座山,我竟然了。

今天想来,毕业答辩那天的一幕幕彷佛就在昨天:答辩现场围坐了一圈表情严肃的导师们,我略带紧张但也胸有成竹地把准备了几天几夜的PPT讲完,忐忑地回答完每位导师提出的问题,最后又经过了不知几分钟揪心的门外等待之后,重新回到答辩教室聆听答辩决议:…达到硕士学位毕业要求,同意授予×××硕士学位。那一刻,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我哭的像个孩子。

和很多依然挣扎在不合适的实验室而又无法挣脱的研究生们相比,我是幸运的,我导师就是我这一生的贵人,感谢他当初选择排除非议伸出手拉我一把,同时我也很感谢那时勇敢选择改变的自己,正因为选择改变,才会有了之后特别快乐的科研生涯,也领悟了更豁达的人生态度,我想这是我的学历和学位所不能反映出来的无价之宝。

至于原来的课题组,我听说,有的学生被压榨到没有抓住机会找到好工作,甚至有个很努力的师兄,最后也抑郁休学了。

所以你看,到最后,那个能救自己的人永远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