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交兵除了进攻之外还要防护,可是跟那些拿手进攻的将军比起来,长于守城的将军则很难知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十大防卫名将。
一、曹仁(曹魏)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抓获于禁,并斩杀了庞德等曹魏将领。面临气势正盛的关羽大军和行将吞没城池的洪流,曹仁据守樊城,让关羽一向没有办法霸占樊城。不久之后,徐晃带领的援军赶到,曹仁也自动率军反击,然后击退了关羽,化解了樊城之围。除了镇守樊城,曹仁还在赤壁之战后抵挡周瑜,也便是曹魏宗室中最拿手防卫的将领。
二、张辽(曹魏)
建安二十年(215年),第2次合肥之战迸发时。面临东吴的10万大军,张辽毫不害怕,而是带领800将士冲击孙权的10万大军。此战,在张辽率军一向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戎行披靡溃败、丧魂落魄。比及第一波冲击完毕后,张辽带领追兵再次进攻,大破凌统、甘宁等人,差一点就活捉了孙权。第2次合肥之战后,张辽持续镇守合肥,并在公元222年生病击破吴将吕范。
三、郝昭(曹魏)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对此,陈仓的守将郝昭由于早有预备,所以拒绝了诸葛亮的劝降,两边随即展开了一场攻守比赛。在陈仓之战中,诸葛亮带领的蜀汉大军在军力上占有巨大优势的布景下,昼夜相攻二十余日,仍是没有攻破陈仓城。在诸葛亮退军后,魏明帝封爵郝昭为关内侯。
四、文聘(曹魏)
文聘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身后,文聘归降曹魏。尔后,文聘护卫江夏,屡次引兵阻挡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焚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史书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
五、满宠(曹魏)
早在公元219年,满宠帮忙曹仁镇守襄樊,抵挡了关羽的进攻。张辽病逝后,满宠顶替了镇守合肥的重担。公元233年,在第三次合肥之战中,满宠差遣六千步骑,在淝水隐处伏兵等候,然后打退了孙权的进攻。
一年后,孙权没有抛弃,带领10万大军发动了第四次合肥之战。对此,曹魏将领满宠征集数十勇士,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顺风放火,焚毁敌军攻城用具,射杀孙权之侄孙泰。与此同时,魏明帝曹叡也带领大军来援助合肥,然后让孙权只能退军。
六、霍峻(蜀汉)
公元211年,霍峻跟从刘备进入益州。益州之战迸发后,霍峻担任镇守葭萌城。在霍峻镇守葭萌城时,刘璋差遣了1万多人马来进攻这座城池,而霍峻只要数百人马来防卫。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霍峻竟然凭仗数百人马抵挡了刘璋1万人马的进攻,并且还据守一年左右。在刘璋手下松懈的时候,霍峻还敢凭仗着数百战士自动反击,然后用数百人击退了1万大军。
七、王平(蜀汉)
公元244年,曹爽与夏侯玄统兵10余万,自骆谷口(今陕西周至西南)攻汉中。彼时,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守汉中,兵不满3万。在此布景下,王平差遣护军刘敏等领兵据兴势拒敌,并多张旗号,连绵百余里。自率军在后,兼防魏军分兵从黄金谷(兴势东)来攻。终究,在军力巨大悬殊的基础上,王平击退了曹爽的10万大军,保证了蜀汉门户的安全。
八、罗宪(蜀汉)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蜀汉后主刘禅向东吴求救。对此,东吴也的确派出了大军。不过,由于蜀汉的消亡,东吴大军决议对蜀汉浑水摸鱼。面临东吴大军的进攻,尽管罗宪只要2000人马,可是,凭仗着同仇敌慨的气势,罗宪仍是打退了东吴的进攻。在被罗宪击退后,东吴名将陆逊之子陆抗也带领3万人马来进攻永安。接连攻击6个月后,东吴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最终只能无法退军。
九、朱然(东吴)
夷陵之战后,魏国趁机攻吴,朱然据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攻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击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终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十、徐盛(东吴)
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局势晦气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护。由于屡次立下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主张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由于中了疑城之计而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