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军事羸弱是赵匡胤的制度设计问题吗?其实大家都怪错人了

历史 2019-12-25 18:18 阅读:57

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大一统王朝中,北宋的军事实力要排名垫底。许多人将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宋太祖赵匡胤身上,认为他在军事制度上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导致了北宋“强干弱枝”军事实力大打折扣。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一位武将,官至殿前都点检,掌管中央禁军。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的,建立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自己是通过兵变篡夺了后周的,因此在他当上皇帝后,自然非常忌惮武将集团会复制他的模式。于是从北宋开国初年起,赵匡胤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军事制度改革。

赵匡胤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杯酒释兵权”大体过程就是赵匡胤把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请到宫里喝酒,当酒至正酣之际,赵匡胤却突然哭丧着脸对众人说自己天天睡不好觉。诸将询问是怎么回事,赵匡胤直言说道:“皇帝宝座,谁不想坐?”众将一听此话,都以为赵匡胤打算卸磨杀驴,立即吓得全体跪倒在地,央求皇帝“指示可生之途”于是,赵匡胤便顺手收走了诸将的兵权,并赐给他们大批金银田产、歌儿舞女,让众人可以“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在收走了原先那帮禁军将领的兵权后,赵匡胤很快就开始了第二项措施,那便是对整个北宋的军事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原来的“两司”殿前司、侍卫亲军司改为“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之下设立“四卫”铁骑军、控鹤军、龙捷军、虎捷军“四卫”之下设立四厢都指挥使。

经过层层兵权剥离,单一武将手中掌握的兵力大大减少。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赵匡胤还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兵”与“权”的分离。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掌管军权及军令;三衙为最高指挥机关,掌管军队的训练、迁补赏罚。如此一来,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如果遇到战事,则由皇帝亲自任命将领统兵出征,战事结束后,统兵之权重新交回中央。

此外,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京师开封,侍卫亲军驻扎全国各地。京军实力强大,地方驻军实力相对弱小,这就是所谓的“强干弱枝”另一方面,如果京师有变,各地驻军联合进京勤王,实力亦不容小觑。京军与地方军相辅相成,相互制衡,这便是北宋“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的军事制度。

由于北宋军队在后来战争中经常有令人不忍直视的表现,所以后世很多人就把“黑锅”扣到了赵匡胤对北宋军事制度改革上。然而,夜读史书认为,大家其实是怪错人了。

首先,北宋的这套加强中央集权,以文臣御武事的制度并非其独有。后来的明朝、清朝在军事上也都模仿北宋是采取“以文制武”的制度,但基本没人会认为明朝和清朝的军事实力很弱。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代许多名将都是文官出身,比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年羹尧、曾国藩。

其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验证军队战斗力强弱的最佳方式就是战争。赵匡胤在完成了“杯酒释兵权”和内部军事制度重构后,才开始发起统一全国的战争。虽然宋军刚刚经历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其战斗力依然爆表,比如只用六十六天就攻灭了占据天险的后蜀,这在人类战争史上,也可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之后,宋军又相继攻灭了南汉、南唐等割据势力,其表现也是所向披靡。

因此,北宋后来的军事实力羸弱其实和赵匡胤没什么关系,真正该为此事负责的人应该是他的弟弟,即那位有志向却没能力,以近乎诡异方式取得皇位的宋太宗赵光义。

公元979年,宋太宗带着倾国精锐亲征北汉。北汉本来就是一小国,虽然有辽国联军的帮助,但面对攻无不克的大宋王师,北汉和辽国联军也是抵挡不住。同年六月,北宋军队攻克太原,北汉灭亡,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被并入大宋版图。

然而,面对胜利然的宋太宗却突然做出一个非常轻率的决定,他不顾所有将领的反对,也没给刚刚经历连续作战的军队适度休整时间,就命令全军转而向东攻击辽国,试图一举收复被辽国占据了四十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宋辽两国的主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一带展开决战,精疲力竭的宋朝军队虽然表现顽强,但最终还是遭受了惨败,宋太宗本受了伤,只身乘坐一辆驴车仓惶逃离了。

公元986年,宋太宗再次派出大军攻打辽国,试图一雪前耻,历史上将这次战争称为“雍熙北伐”然而,经历了“高梁河之战”失利后,北宋原来的军事优势已不复存在。加上宋军作为进攻方,其面临的不利因素要比辽军多出很多。此外,宋军主帅曹彬又在关键时刻犯下重大失误。因此,北宋再次惨败。

“高梁河之战”和“雍熙北伐”连续失利导致北宋最精锐的部队被消耗殆尽,宋辽两国在军事实力对比上发生了彻底逆转。自此以后,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成了宋朝人心中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大军出征后不久,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