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相传乾隆皇帝吃过都称赞的美食,如今成了萧山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美食 2019-12-25 23:28 阅读:57

小巧的外貌,软糯却不粘牙。

甜甜的味道加上放入嘴里后的那一丝清凉。

在闷热的夏天里作为小零食

解解馋最合适不过了。

这份小零食算是不少萧山人儿时的“网红糕”

可如今要吃上它实属不易,几经寻访,我们找到了河上镇的传统傅氏桔红糕。

今年58岁的傅建良师傅,做桔红糕已经有30多年,他的技艺全是从父亲手里传承下来。

桔红糕的由来

相传五、六百年前,傅氏先人从诸暨到河上来谋生,傅氏的太婆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儿子在外出途中受饿,利用糯米和白糖制成了一种小吃,可以在路途上充饥。它的原名叫竹红糕,后来经过傅氏族人的改进,把一整块的糕点切成一小粒一小粒的,俗语叫它“呐呐头”后又演变成了现在的桔红糕。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也曾吃过傅氏桔红糕,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

老傅说,自家的桔红糕能得到乡里乡亲的认可,关键还是东西做得好吃,桔红糕要做的甜软柔糯。所以不但材料要用心,制作手法也很有讲究。“糯米打成粉,让它成糊状就可以了。放水没有固定的比例,凭多年的经验,根据不同时节,水放多少也是很有讲究的。”

趁着刚刚出锅米糕的热度,老傅要快速的揉搓米糕,把白糖均匀地裹进里面,让它融化。老傅说这样做,不仅更考验技术,而且经过多次揉搓的桔红糕更有嚼劲、口感更好。

整个制作工艺最后一步是:

把大块的糕切割、分装。

老傅介绍说,桔红糕最佳口感是放半天到一天再吃,存放时间超过两天,糕点变硬,口感大打折扣,所以他家的桔红糕都是现做现卖。

由于传统糕点都是老手艺,费时又费力,价格也很实惠。 一些糕点生意的老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但是老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做的是传统糕点。在这些传统糕点里,有着本地习俗,有着传统文化,更有着许许多多萧山人儿时的记忆与情怀。

摄像:陈政瀚、俞啸煜

剪辑:冯楠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一部由二月河主编是于2009年9月1日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册书。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乾隆少年时就十分钦佩其祖父康熙,即位后有时时处处以康熙为榜样和比照对象,一心要做一个超越康熙的帝王,故在其即位之初到中期,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张廷玉、纪昀、刘统勋、傅恒、史贻直、孙嘉淦、刘墉、窦光鼐、以及后来的傅康安等名臣,为了国家和帝王的利益,无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