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有哪些病态审美?

健康 2020-01-21 00:06 阅读:82

约翰·柯林《The Magnificent Bosom》布面油画,91.7×71.2cm,1997年

社交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审美层面的变革作为其发展的衍生,同样催生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现象。“杂草丛生”的网络世界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审美趋势,未来它又将如何影响大众对美的表达?

在如今这个被社交媒体浸泡的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平台得到自己想要的资讯。大量个人化影像的传播使得图像这一审美窗口显露出了更加明显的视觉化倾向。各种层出不穷的美颜滤镜,更是为所有人搭建了一个“私人审美平台”“复古”“雾茶”“苏打”…无论挑选哪一款滤镜,其实都在创造你对于美的新定义。

乔治·康多《Son of Bozo》麻布油画,20.32×15.24cm,2008-2009年

乔治·康多《Young Girl with Blue Dress》麻布油画,2007年

但当你在挑选所谓适合自己的美颜滤镜时,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被社交媒体定义下的美所“收编”了。而社交媒体对审美的影响,正如其它事物一样有着“双刃剑”的作用。它随着时间的发展体现出了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过程。

乔治·康多《Smiling Girl》布面油画,61×50.5cm,2007年

贫瘠的审美“荒漠”

在社交媒体兴盛之初,其强大的传播作用通常会将那些美得“显而易见”的单一审美符号推向潮流的风口浪尖—大眼睛、双眼皮、“S”形身材…而事实上,它们却渐渐演化为社会对女性的主流审美规范。

“维多利亚的秘密”时装秀

无独有偶,一段时间内西方的审美趣味也在社交媒体的烘托下变得乏善可陈:高耸的颧骨、性感鲜红的厚唇、比基尼形状清晰可见的美黑…无一不反映着由社交媒体催生的“网红审美”效应。

“维多利亚的秘密”时装秀

在这样的审美趋势下,作为此种单一审美的受众,许多人以此为标准在网络中积极地构建着虚假的理想自我。甚至还有无数少男少女拿着当红明星的艺术照走向整容医院“寻医问药”试图以“大刀阔斧”的方式为自己贴上大众意义下的“美丽”

Harpers Bazaar Vietnam 2020年一月刊封面,Photo by Dalong Yang

不过从客观上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些汇集了所有“美丽符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满足了大众对美最直接的期待。但不幸的是,透过手机屏幕,她们无意间向世界传递了“只有这样才美丽”的信息,这确实会给不少人带来真实的精神伤害。

据研究显示,使用社交软件越频繁的人,越爱与同龄人攀比外表;或更容易变得自我客体化—将自己的身体当做可被评价、打分的客体。

辛迪·舍曼《Untitled》显色打印,76.2×50.5cm,2003年

辛迪·舍曼《Untitled》彩色印刷

对此,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便用作品揭穿了这层“美丽的谎言”在其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艺术家乐于将自己杜撰为各式形象鲜活的人物:孤独的单身老妪、海边度假的好莱坞女星、“开心”的小丑…她在镜头前的忘我“表演”仿佛早已让人们忘记了这只是一场场无稽之言。

而这其实才是她作品的意义所在:它们聚焦并嘲讽了那些一直存在且控制着我们的东西,甚至让这种揭示唱响了此前不曾有过的强音。

辛迪·舍曼《Untitled》彩色印刷,86.4×59cm,2010-2012年

而另一位艺术家同样将时代的荒诞审美大胆地传递至观众面前,他就是约翰·柯林(John Currin)

在其古典主义意味浓厚的现代艺术作品中,柯林将那些最虚假、最超现实的美丽刻画得极为深刻。画面中女郎固定角度上翘的嘴角,惹眼且极具垂坠感的便是对当时的单一审美最凌厉的批判。而有着时尚摄影“魔幻家”之称的英国摄影师蒂姆·沃克(Tim Walker)就曾将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搬入现实。

约翰·柯林《Jaunty and Mame》布面油画,121.9×91.5cm,1997年

约翰·柯林《Twisting Girl》布面油画,1997年

但当我们看到这些将所有“美丽”符号集于一身的人时,能有谁可以毫不犹豫地惊叹道:“哇哦,这才是真正的美女”呢?

以约翰·柯林画作为灵感的主题大片,Photo by Tim Walker

美丽是丰富的,甚至是猎奇的

“大码超模”Ashley Graham, Photo by Lachlan Bailey

超模Winnie Harlow与Shahad Salman, Photo by Dan Beleiu

化名为Unskilled Worker的英国女性Helen Downie,便是在国外社交平台上活力极高的艺术家。

在其作品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非常规的“美”歪扭甚至畸形的五官、布满雀斑的面孔,宽宽的牙缝…但事实上,这些符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艺术家对过去时光的自我投射—15岁时因热爱艺术身着粉色套装而被教会学校开除、20岁怀孕生子、人到中年癌却悄然而至。

Lucas Helen Downie《Lost Boy》混合材料,21×29cm,2019年

一路上,Helen Downie始终被大家认定为“圈外人”但不管怎样,她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下重新拿起了画笔,并将作品发布至网上。

而这也正是她人生的转机:先被英国传奇摄影师尼克·奈特(Nick Knight)发掘,之后又收到了Gucci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抛出的橄榄枝—将其作品收录至由他亲自参与策展的“NO LONGER/NOT YET”展览、与她共同推出“Gucci×Unskilled Worker”联名系列。

Helen Downie《Beloved Maggies Garden》混合材料,76×56cm,2019年

Helen Downie《Protection》混合材料,142×100cm,2019年

现在看来,Helen Downie前半生那些所谓的“ 崎岖”正是如今成就的基石;此前那些“不完美”在如今也已变为“丰富”而社交网络对她来说,不再是孕育焦虑与抑郁的“修罗场”反而是坚持与不妥协的证明书。

Helen Downie《Family. The Gucci Chronicles.》混合材料,45.5×61cm,2016年

Helen Downie《Leith and Astrid》混合材料

与Helen Downie相比,英国变装艺术家Salvia更是为观众带来了超越理性的审美体验。因为早期受到了著名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和艺术家辛迪·舍曼的影响,她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哥特元素,以全黑的瞳孔、倒置的肢体结构等形象出现,并试图用其探索对自我身份的认知。

PHOTO: COURTESY OF SALVIA / @SALVJIIA

这一点对于患有性别认同障碍的Salvia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在行为艺术般的变装实践中打破常规,她改写了性别二元的定论。另外,她也希望由此让大家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待她,而非生理性别的男性。

PHOTO: COURTESY OF SALVIA / @SALVJIIA

在社交媒体中勇于展现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正是Salvia变装的初衷。或许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才使得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Rick Owens在社交平台上偶然发现了这颗“ 明珠”并邀请她为自己2019年秋冬成衣系列打造妆发。

Rick Owens Fall 2019 Ready-to-Wear秀场妆容由Salvia打造

社交媒体基础上的审美焦虑?

以约翰·柯林画作为灵感的主题大片,Photo by Tim Walker

就此,审美的主体迷失了。我们拷贝着的他人的美丽在不断反转的视野中渐渐失去了它自己的立场,就连真理也会沦为人云亦云的偏见。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所谓“便利”也使我们遗失了亲自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在对美丽不间断地“复制”“粘贴”中,它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只会跟随而不会探索的人。

以约翰·柯林画作为灵感的主题大片,Photo by Tim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