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夏天的雨常常总伴着喜悦

美食 2019-12-26 10:51 阅读:58

喜雨淋漓

刘力/文

北方不同南方,于气候方面最为明显。

一在于雪,北方的雪常常可以下得洋洋洒洒,肆无忌惮;南方的雪却总如羞红了脸的小姑娘,还没怎么开始,就已经踪迹全无了。

一在于雨,北方的雨常常干净利落,总不同于南方雨的绵绵愁绪,没完没了。

然而南方因为江河湖海广泛,总因为了自己的优势,就多了一些雨声,不论在什么时候,南方总不至于太过干涸。北方则不同,一旦干旱,天空立刻就如同老人的脸,早已经没有喜怒哀乐,只剩下漫天的怨怒,仿佛总要有了裂纹才肯罢休。

我从来没有远离过故乡。

我的故乡曾经是秦楚交接的黄金地段,“百顷湾,米粮川”是她最大的名声。然而一旦脱离了水的滋润,所有的水田最终也都无奈变成了旱地。但好在,总有老天肯眷顾。故乡四季分明,而雨水也并不短缺。

夏天来了,雨突然多了起来,那种春风和煦中的温顺以及“贵如油”的毛毛雨早已经被抛之脑后。我常常能够在阴云密布的低沉空闲里,看到很多大人孩子都如狼突豕奔,争先恐后地躲进家门,就是“咔嚓”一声的雷声,远处闪灼眼眸的电矢,噼里啪啦的雨顿时盆倾般泼下来,一汪世界顿时成了水的海洋。一场雨过后,家乡的大人小孩都有去州河看水的癖好,万马奔腾的河水带着泥土的气息,变得狂野躁动,里面间或还夹杂着上游飘下来的木椽树枝等东西,马上就成了大家伙争夺的对象。那些专业的猎手常常去河边的时候,就带着自家做好的铁钩,随时准备打捞战利品。

秋天的时候,雨虽然并不如夏天的大,但却总如同愁苦得无处可诉说的怨妇般,缠绵悱恻,呜呜咽咽,凄凄惶惶,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让人心里颇不得劲。最长的雨季常常一下就是半个多月,偶尔出露的太阳也阻挡不了雨的淋漓,但因为雨下的周期长,所以河水并不怎么变浑浊,一江清净的水流总带着满腔的心事,奔走远方。就连村里小小的支流,也跟着吆三喝四,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矜持。

冬天来了,当最后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乱局。雨声里常常带着冷意,甚至有一种无法让人亲近的寒声。我可知道,冬雨总是带刺的花朵,她从头到脚都没有风的滋扰,但却比风更加让人畏惧。大家都裹紧了衣服,从来不敢大意。因为下来的雨落在地面上,常常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直让平日里温和的土块也变得毫无生机。

故乡的冬天已经连续好几年不下雪,她似乎太过贪玩,完全忘记了雪的存在,整整三个月,她就只用病入膏肓的雨来敷衍了事。但地面总是冰冷的,一如她一尘不染的面容。当春天终于姗姗迟来的时候,她却立刻寄出让人揪心的雪花,飘絮入红尘,让春天的前一两个月总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四五月份才真正缓过神来,重新认识春色的花红柳绿。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然而故乡却也并不太过美好,几年旱少雨已经消磨掉了故乡的英俊,让整个家乡变得有了些许皱纹,今年尤甚的是,整个几乎所有原来被称为宜居乡村的周边也跟着陷入少水的危机中。

我的故乡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小小县城只要是在地势稍高的地方,停水成了惯常的事件。这让很多忧心忡忡的人感到不可思议,却又无可奈何。

这场雨完全不像是故乡的夏雨,因为在故乡,夏天的雨从来都是干净利落,来得快去的也及时。而这场雨却从早上一直延续到快要天黑的时候,才终于如同发困沉沉睡去。连同天上的云也渐渐散开。

女儿因为要上学,总需要人去接送。于是中午的时候,我骑了电动车,总感觉自己好像就又回到了高中骑自行车高考的那个年月,也是同样的大雨淋漓,也是同样的衣服浇透,只因为夏天,我们从来没有过冻馁的感受。一路奔行,虽然已经成了落汤鸡,但想着至少可以多几天有水的舒心日子,心情自然也跟着好了许多。

雨依然大,骑在车上没有打伞的我,穿行在街道两边已经延伸到路面中间的树下,却也不得不承受树上不断掉下来的大雨点,完全没有苏轼那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自然更谈不上“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浪形骸。那是已经深入到骨子里的开阔胸襟,于我辈这些凡夫俗子,总是类其形而绝难用其意的。

但愿,故乡的雨会这样,如同解语花般多了几分灵性,在人间之外,更能多出几分如愿的气味。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