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高校招生去本地化并非不可得,北京最应该做出表率

育儿 2020-01-26 14:33 阅读:48

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提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

此前,部分驻沪高校在沪招生曾高达40%,浙江大学在浙江招生甚至一度高达70%,南大的江苏生源也曾占到50%以上,均超过了30%的既定门槛。

关于防范部属高校招生本地化,不是第一次呼吁。早在2008年,就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属地招生计划超过30%的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此后,每到招生季,都有例行呼吁。

为何要严控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呢?事关教育公平。

部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归口到等有关部委,多为985、211高校。

按理说,花的是国家的钱,归口到各部委,当然应该招收全国各地的学生。但实际上,很多部属高校地方化一度畸重,由此生出“北大是北京人的北大,复旦是上海人的复旦”之类的感叹。

这无疑是教育不公。

我们所说的“部属高校”中,有很多属于“部省共建”高校,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驻地的支持,很多共建协议中也会明确要求高校增加对本地的招生。即便不明确写入协议,来自地方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此外,部属高校招生去本地化往往也容易遇到当地民众的阻挠。

早在2016年高考前夕,江苏就爆出家长维权事件。彼时,江苏多地家长走上街头,在教育厅门前举牌反对,上书“反对减招”“一个都不能减”等字样,以此向包括江苏省教育厅在内的江苏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陈情。

而事件爆发的导火索就在于要求江苏省教育厅划出38000个高考指标支援内地。事件中,江苏教育厅薄其芳还曾表示,“江苏省作为东部的发达省份,也该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省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

不去评价这句话,但这个态度的确得罪了江苏的家长,后来薄其芳的名字就出现在江苏各个论坛上,骂声一片,几成江苏家长公敌。

不仅江苏,湖北也有类似案例。当民众对“去本地化”不满时,地方政府也不能不考量当地民意,尽快平息事态。也正因此,高校“去本地化”也就难以取得较大进展。

以上述江苏各地家长集体陈情事件为例,抗议爆发之后,省教育厅就密集表态,表示江苏高考招生力争做到“三个确保”和“三个不减少”

可见,在触及到后代教育公平这件事上,补不足容易,但损有余很难。

但客观而言,虽然江苏高校众多,但相对其他省份,其一本录取率又并不高,因此照顾中西部省份,拿江苏开刀,实则是变相转移了江苏计划生育、严控普职比例的红利,使本就紧张的高考招生名额更加捉襟见肘。

其实,中国国情复杂多样,并非所有地区的部属高校都适合去本地化,应分情况对待:对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人口总量相对较少的省市区来说,在减招方面“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而浙江、山东等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人口总量相对较多的省市区来说,在招生比例方面,可以相对放缓,以保障对本省考生的公平。

另外,单纯以数字和比例衡量部属高校本地化程度也有失公允。

北大、清华在京招生比例很少,从未超过30%,看起来并不算多,但北京人口基数较小,户籍人口只有区区一两千万。更重要的是,北京名校资源集中,弹丸之地却集中了8所985、20余所211高校,这么多高校叠加起来,放大了北京本地生源的高考优势。

也许单所在京高校在北京投放的招生名额和比例并不多,但这些数字叠加在一起,一定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再除以北京远少于其他省市区的人口基数,一定又会得出一个夸张的比例。

从这个角度而言,北京最应该做出表率。更何况,经过十余年的动态调整,除了京津沪等少数几个城市,绝大多数省市区的部属高校去本地化情况已大有改观,基本已无多少压缩的空间。

实际上,部属高校招生“去本地化”并非不可得,在分省区招生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参考生源总数,确定在该省的招生指标,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在全国各地平均分配招生指标,实际上这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公平的办法,当然要达到这种程度也并非高校一方所能够决定,高校所属部委、地方政府和门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回到此次印发的中来,该同时还强调“打击高考移民”

在我看来,高考移民屡禁不止正是部分高校招生本地化催生的怪状。试想,如果每个省份考生升学几率大致相同,有谁会犯得上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去高考移民呢?

在打击“高考移民”的同时,也可以将其看做检验去本地化成效的一大关键指标,“高考移民”往哪里移,往往说明哪个地方去本地化不够彻底。